据翻译界前辈戈宝权统计,鲁迅一生翻译了14个国家近100位作家的作品,印成了33个单行本,总字数超过250万字。其中,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特别引人关注。
1921年5月,苏联童话作家爱罗先珂因同情社会主义,在日本受辱并被驱逐。这位盲人作家敏感而炽热的博爱之心让鲁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1921年7月27日,鲁迅在写给当时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养病的周作人的信里谈到拟订购爱罗先珂的童话集《夜明前之歌》。当年9月10日,鲁迅即把意愿付诸实施,据日文版《夜明前之歌》译出《池边》,由此开始其儿童文学翻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中良指出,收入小说集《呐喊》的前六篇小说,少有对自然的主体性描写。然而,到了译出爱罗先珂的大部分童话与童话剧《桃色的云》之后,小说中自然描写的比重明显增加。《呐喊》的前11篇小说里,动物出场很少,而在翻译完《小鸡的悲剧》之后,鲁迅写下了《兔和猫》、《鸭的喜剧》,小动物更大程度地进入了作品,甚至成为主角。这一时期,童心、童趣得到正面的描写与充分的展开。
现存最早手迹或为《拟购书目》
鲁迅喜爱美术,青少年时期常买来宣纸覆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等描下来,再订成小册子。少年鲁迅对美术的热爱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证明:鲁迅亲笔所写的《拟购书目》。学者葛涛最近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资料室中发现了这份少年时期鲁迅打算向上海点石斋书局购买书籍的书单。
从该书单可以看出,鲁迅拟购书目共15种,全部为经典石印本画册和书法书籍。例如,《晚笑堂画传》是清代人物画谱。鲁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研究和编写《北平笺谱》时,曾多次提及该画传,认为其是我国古代版画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泛槎图》是清代张宝所绘,该书各集题咏多达300余家,当时的书法名流、学者公卿,网罗殆遍。《历代名媛图说》是汉代刘向所撰,明代汪氏增辑录,仇英绘图。《毓秀堂画传》则是石印本中的翘楚,内收晚清著名书画家王墀所绘历史传说中“释道隐逸英雄侠客”人物画像160幅,线条简洁流畅,人物传神细腻,按一图一传记的体例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