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昆曲《红楼梦》:北方昆曲剧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昆曲《红楼梦》:北方昆曲剧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14-12-29 11:06: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朱俊玲

  小说《红楼梦》诞生后,迅疾由“读书人”中向外波染开去,激起了更广泛阶层的审美欲求,人们更加渴望舞台上的“《红楼梦》戏曲”的出现。当时的剧作家们了解到群众的爱好,便相继动笔。清代中叶,根据《红楼梦》小说改编戏曲成为剧坛的时尚之一,“红楼戏”的创作盛极一时。民国初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又一度出现了“红楼戏”的兴盛,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演出重地,当时的北京,在一年内不同演出场所上演的“红楼戏”多达91次。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黄梅戏、粤剧、豫剧都先后排演了全本《红楼梦》。其中越剧《红楼梦》最有影响,由徐玉兰、王文娟扮演的贾宝玉、林黛玉已成了人们的经典记忆。上世纪60年代北方昆曲剧院排演了《晴雯》,此后,《红楼梦》题材的作品便成为昆曲艺术的盲点。

  其实,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很早就想把《红楼梦》搬上昆曲舞台。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实现。经过多年的酝酿,2011年北方昆曲剧院决定采取全景式的方式排演昆曲《红楼梦》,从最初的计划,到选拔演员,再到公演,前后经历了5年时间。为了创作出符合昆曲艺术规律、具有地道纯正昆曲味道的作品,杨凤一还请来了上海昆剧团有“大官生独步”雅称的蔡正仁、宁昆名旦胡锦芳、北昆韩派传人乔燕几位昆曲老艺术家做艺术指导,几位老师根据导演的要求,从昆曲的唱、念、做、表各个方面对演员进行了悉心的指教。“出戏又出人”是杨凤一对昆曲《红楼梦》在重现经典之外的又一个长远意义的总结。“一部昆曲《红楼梦》问世了,一批青年昆曲演员为观众所熟悉了,翁佳慧、朱冰员、施夏明、邵天帅等一个个青年靓丽的身影,活跃在昆曲舞台,为昆曲艺术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希望和活力。”

  2012年,该剧作为中法语言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的赴法国演出,其典雅的韵律、精妙绝伦的表演、空灵梦幻的舞美设计,迷倒了欧洲观众,被法国媒体称为“惊艳巴黎”。迄今为止,该剧已在台湾、上海、苏州、济南、青岛、重庆、成都等地演出,共计近百场。

  舞台版《红楼梦》演出获得成功后,北方昆曲剧院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昆曲电影版《红楼梦》的筹备和拍摄。把一部经典的舞台剧翻拍成电影,要克服很多困难。昆曲的特点是韵味悠长,节奏较缓,而电影的节奏则较快,如何把5个半小时的舞台剧改成180分钟的电影,将戏曲与电影自然融合成为了最大难点。经过主创人员的不懈努力,昆曲电影《红楼梦》拍摄成功并获得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杨凤一认为,把古老的昆曲艺术用电影这种现代的方式表现,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用电影手法来传播戏曲,对戏曲改革创新是一种推动。

  今年,北方昆曲剧院又继续探索创新的脚步,以交响乐的形式进行第三种艺术方式的创作,推出了昆曲交响剧《红楼梦》,这也是昆曲历史上的第一次交响剧创作。

  • 相关阅读
  • 校园里的艺术节

    12月26日,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同学们在表演汉唐歌舞《相和歌》。当日,该校第三十届艺术节开幕。本届艺术节以“颂传统 铸梦想”为主...

    时间:12-29
  • 话剧《杨洪璋》首演

      本报讯(记者李玉兰)由曾获全国“节约之星”称号、“北京榜样”上榜人物杨洪璋老师事迹改编的原创话剧《杨洪璋》日前在北京物资学院首演。“我曾教过十多门课程,思政课是我教过的最有意...

    时间:12-29
  • 让中国好故事讲出来、传得开、留得住——访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高善罡

    ①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陈南在现场拍摄。 ②2011年9月,巴基斯坦前国家篮球队教练(左...

    时间:12-29
  • “好记者讲好故事”各地巡讲反响

    12月24日,第二路巡讲团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反响热烈。 30位巡讲团成员的精彩演讲及相关内容请...

    时间:12-29
  • 对时代发展的深沉担当——谈郭小川诗歌创作成就

    1958年12月26日,时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郭小川(左二)和《文艺报》副主编、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左三)在河北怀来与县领导(右一为怀来县委第一书记王洁波)座...

    时间:12-29
  • 开发散文研究新空间——评《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

      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凝聚,也是我国一笔最大的文学遗产。然而长期以来,散文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散文创作。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散文研究者普遍缺乏一种现代意识和开拓精神,他们过于迷恋传统的...

    时间:12-29
  • 电视剧行业:鼠标能否完胜遥控器?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冰与火”的考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黄金档与新兴媒体的视频网站制播剧之间,在相关政策与市场环境同时发生改变的基础上,在争夺观众和广告主的较量之中发生着...

    时间:12-29
  • “贮贝器”的生命音量与精神重量——评诗集《巫辞》

      对于古滇国来说,贮贝器已经成为承载历史记忆和地方性知识的见证。而对于爱松这样一位出生于云南的青年诗人而言,他则拥有一个更为特殊的“贮贝器”。这个“贮贝器”既与其身份和文化基因有...

    时间:12-29
  • 当代学人的命运叩询——读长篇小说《荒原问道》

      对于徐兆寿来说,《荒原问道》(作家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文学书写。对于当下文坛而言,《荒原问道》是一个自出机杼的独特的小说文本。这主要在于作品以独特的人物形象,厚重的精神含量,呈现了新...

    时间:12-29
  • 中国启动老电影修复基金 将修复《渔光曲》等经典

      本报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任姗姗)中国电影基金会日前在京举办“向经典致敬——中国老电影修复基金启动仪式”,公布了首批5家捐资机构修复的5部经典国产影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捐资修复的《...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