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开发散文研究新空间——评《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

开发散文研究新空间——评《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

2014-12-29 15:10:33

来源:光明日报 陈剑晖

   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凝聚,也是我国一笔最大的文学遗产。然而长期以来,散文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散文创作。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散文研究者普遍缺乏一种现代意识和开拓精神,他们过于迷恋传统的文章学,研究手段单一,视野也不够开阔。因此,散文研究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因循守旧、重技巧轻理论,过于单一和逼仄的格局,建立现代的批评视野。

  丁晓原的《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8月出版),正是这样一部有现代批评意识,致力于开发散文研究新空间的力作。

  这部书以晚清至“五四”这一时段的散文创作为对象,从媒体生态的视角,对媒体与散文的关联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深入研究。而且,作者抓住“断裂正是一种深刻的联系”这一文学流变的历史逻辑,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如下三个关键词上。“媒体生态”是指晚清至“五四”时期与媒体生成发展有关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公共空间”是晚清“五四”时期报刊的显著特征,也是散文主体由文人型转变为知识分子型的重要表征。“散文现代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工具层面,即媒体为散文的写作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方式;价值层面,即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媒体价值诉求影响着散文的价值取向,为散文开新变异提供现代性要素;话语空间层面,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媒体的兴盛发达使散文的话题、体式、作者个人风格的多样化成为可能。

  面对这样一个多维丰富的存在,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对现代转型期的中国散文有着全面深入的把握理解,没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将个人的文学史识融入材料中,那么研究者很容易陷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甚至在交织如麻的媒体生态场域中迷失目标。难得的是,丁晓原以上述三个关键词作为纲领并贯穿全书始终,主线清晰,既有总体性的概括梳理,又有个案的细致分析,既有学理性很强的概念界说,又有生命的感悟、心灵的会通,以及准确到位、生动活泼的文字。

  当然,仅仅有现代意识和学理性还不够。大量的事实表明,在人文研究领域,研究者拥有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并在这些材料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尤为重要。在本书中,这样属于自己的见解比比皆是。《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的开拓性,还体现在媒体生态与散文流派生成的研究方面。以往,人们诟病散文研究,其中一个口实便是散文不似小说和诗歌,有众多流派的生成和文艺论争,散文研究界似乎也默认了这个事实。而丁晓原对现代散文的流派进行了全面且有创见的研究。其中,对“语丝派散文”的研究最具创意。作者认为,《语丝》的创作及其存在,完整地建构了现代散文的格局,表征着现代散文开始走向一个自觉的时代。这样认识《语丝》散文在中国散文现代转型中的意义和地位,不仅需要见识,更需要胆略。可贵的是,丁晓原这种“历史的还原”是建立在与《新青年》比较,尤其是建立在对“语丝体”来龙去脉的论证,以及对周作人、钟敬文等人散文的分析之上,这样就避免了空疏与理论高蹈。当然,对“语丝派散文”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注重在媒体生态场域中研究现代散文流派的生成,无疑打开了散文研究的另一空间。

  • 相关阅读
  • 2014年优秀童书榜单出炉

    新京报讯 (记者孔悦)12月23日,由父母必读杂志社和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共同主办的“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十周年——阅读点亮童年·图画书中国10年”暨《阅读点亮童年:0-8岁选书父母必读》新...

    时间:12-29
  • 四川绵阳设“李白诗歌奖” 鼓励华人诗歌创作

      记者24日从四川绵阳召开的文化发展大会上获悉,绵阳市李白诗歌协会设立总奖金100万元的李白诗歌奖,以鼓励华人诗歌创作,推动诗歌事业繁荣发展。  据绵阳市文联主席马培松介绍,该奖项设立李白诗歌奖和李白诗歌...

    时间:12-29
  • 上海举行诗词创作座谈会

      日前,主题为“激活传统 映现时代”的上海诗词创作座谈会在上海市作协举行,三十余位古体诗人、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就如何繁荣当代古体诗词创作、...

    时间:12-29
  • 校园里的艺术节

    12月26日,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同学们在表演汉唐歌舞《相和歌》。当日,该校第三十届艺术节开幕。本届艺术节以“颂传统 铸梦想”为主...

    时间:12-29
  • 话剧《杨洪璋》首演

      本报讯(记者李玉兰)由曾获全国“节约之星”称号、“北京榜样”上榜人物杨洪璋老师事迹改编的原创话剧《杨洪璋》日前在北京物资学院首演。“我曾教过十多门课程,思政课是我教过的最有意...

    时间:12-29
  • 让中国好故事讲出来、传得开、留得住——访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高善罡

    ①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陈南在现场拍摄。 ②2011年9月,巴基斯坦前国家篮球队教练(左...

    时间:12-29
  • “好记者讲好故事”各地巡讲反响

    12月24日,第二路巡讲团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反响热烈。 30位巡讲团成员的精彩演讲及相关内容请...

    时间:12-29
  • 对时代发展的深沉担当——谈郭小川诗歌创作成就

    1958年12月26日,时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郭小川(左二)和《文艺报》副主编、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左三)在河北怀来与县领导(右一为怀来县委第一书记王洁波)座...

    时间:12-29
  • 电视剧行业:鼠标能否完胜遥控器?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冰与火”的考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黄金档与新兴媒体的视频网站制播剧之间,在相关政策与市场环境同时发生改变的基础上,在争夺观众和广告主的较量之中发生着...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