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以真诚有力的评论促进文艺繁荣

以真诚有力的评论促进文艺繁荣

2015-01-07 08:41:28

来源:人民日报 梁鸿鹰

 大众往往是高明的评判者,批评家要善于同他们互动,避免批评自说自话,否则批评的路会越走越窄,创作的路也会越走越窄

  只要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对待评论对象,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终会得到创作者的包涵支持

 

  一个艺术家的心灵隐藏在他的作品中,批评要把它拉到亮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照亮人心、温暖世界的作用

  文艺评论映照文艺现实,参与文艺发展,以服务读者、服务创作为天职,在时代与创作进步中寻找出路、实现自身价值是评论工作者的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的评论,真诚、勤劳和热忱必不可少,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大众满意、文艺家受益,需要评论家有坚守、能奉献、善作为。

  发现与被发现是相互的惊喜

  酒香也怕巷子深,发现与被发现是相互的惊喜。当年刘勰为求文坛领袖沈约认可《文心雕龙》,颇费一番周折,一是说他半路拦住沈约座驾,将《文心雕龙》呈上,二是说他假称售卖珍本古书吸引沈约,得到后者激赏才闻名遐迩。杰作不被发现是创作者与评论者双方的遗憾。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敢于在杰作堆里问津的才是好批评家”,对优秀作品,迟钝和失语是最大的失职。优秀作品不由题材分量、描写人物重要与否及时间跨度决定,而是取决于作家艺术家思想是否幽微、眼光是否精巧,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否独特。杰作内部往往布满迷津,其幽深、邈远、复杂需倾注脑力与心智,不勤加勘探难以登堂入室。文艺评论敢于“问津”杰作的探险精神是可贵的,但如果工具、方法陈旧,感觉愚钝,真金珍宝必会视而不见,或者隔靴搔痒地只探及皮毛,要么说不到点子上,要么漏判谬判,造成遗憾。

  评论家不是天然真理在握,不能自恃手持裁决权,就随意“生杀予夺”。在作品面前,批评者是想显示学问、塑造自我形象,还是关心问题、在意创作、真诚对话,其结果天差地别。此外,大众往往是作品优劣的高明评判者,批评家要善于同沉默的大多数热情互动,避免自说自话。如果批评家只在意少数人的看法,不关心普通读者的感受,服务对象单一,认为只要让圈里人、行内人满意就功德圆满了,批评的路会越走越窄,创作的路也会越走越窄。

  • 相关阅读
  •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即将出台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周玮)来自文化部的最新消息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即将出台。  这是新任文化部部长雒树...

    时间:01-07
  •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1月5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全国宣传部长会议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

    时间:01-07
  • 山东文学界举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座谈会

      近日,山东省作家协会在济南召开全省文学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启动座谈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

    时间:01-07
  •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近日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白庚胜希望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

    时间:01-07
  • 不负时代好风光——渝、川、陕三省作家三峡采风

      “中国梦·作家在行动暨西部作家三峡采风与联动笔会”近日在重庆启动。来自重庆、陕西、四川的知名作家、文学院创作员50余人参加了这次文学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岱良看望采风团全体...

    时间:01-07
  • 红军作家苏策逝世周年缅怀会在昆明举行

      2014年12月21日,云南文学艺术界及部队的近百位人士齐聚昆明滇池之滨,参加“永远的怀念——红军作家苏策逝世一周年缅怀会”。  苏策生前享有“最后一位红军作家”之敬称。他19...

    时间:01-07
  • 江苏召开《刘炳和正传》研讨会

      陆涛声长篇小说《刘炳和正传》研讨会日前在江苏常州召开。会议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常州市作家协会联合召开,武进区文联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著名评王必胜、丁临一、张王飞...

    时间:01-07
  • 商务印书馆力推《语言与国家》 强调语言牵系国运

      《语言与国家》新书出版座谈会5日在商务印书馆举行。该书的编写历时四年,六易其稿,本月刚出版,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为...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