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黎泽潮《〈因话录〉校笺》抄袭

黎泽潮《〈因话录〉校笺》抄袭

2015-01-07 10:26:22

来源: 光明日报

  唐代赵璘撰写的《因话录》是一部篇幅不大的笔记小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的《〈因话录〉校笺》,全书不过130多页、5万余字,整理者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黎泽潮。2014年11月中旬,因有人在互联网上举报《〈因话录〉校笺》涉嫌大规模、低水平抄袭,此书一时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日前,记者采访了“《因话录》校笺”项目的资助机构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委会”)。受古委会主任安平秋委托,秘书长杨忠、副秘书长曹亦冰、古籍信息中心主任顾歆艺向记者说明了古委会对黎泽潮涉嫌抄袭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意见。

  他们表示,古委会获悉网络举报后,随即启动调查程序,要求黎泽潮对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并委托两位资深专家对《〈因话录〉校笺》进行鉴定。专家鉴定认为:《〈因话录〉校笺》存在抄袭问题,违背学术规范。古委会决定取消“《因话录》校笺”的立项资格,追回全部资助经费,对项目负责人黎泽潮提出批评。

  抄错了

  最早在网上指出《〈因话录〉校笺》抄袭问题的,是中华书局编辑鲁明。鲁明2010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他发现《〈因话录〉校笺》“《校笺说明》的部分段落、几乎全部的校勘记,以及附录”均截取自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因话录〉研究》,而此书并未提及这篇可以在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下载的论文。

  鲁明的举报在网上迅速传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话录〉校笺》在抄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错误:鲁明的硕士论文用繁体字写成,《校笺》则用简体字,鲁文中的“言谈行止”在《校笺》中误作“言歌行止”,“僧侣俗讲”误作“僧侣俗蒲”,“建筑布局”误作“建桑怖局”。误字与正字字形相近,但意义相去甚远,致使很多句子根本无法读通。在全书的第一页第一段寥寥300余字中,这类错误就有五处之多。

  “抄书者的慵懒,责任编辑的粗疏,恐怕莫此为甚了。”受古委会委托对涉嫌抄袭文本进行鉴定的一位专家十分愤慨。经过验证,这位专家挖出了黎泽潮抄袭出错的原因所在:“中国知网的专用阅读器CAJViewer自带‘文字选择’工具,可以对电子论文进行选择复制,但由于这个工具尚不成熟,在复制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文字识别的错误。我们试用该工具对鲁文进行选择性复制,果然出现了黎书上面的错误,这恰恰证明黎书剽窃复制鲁文,却又未能花一番校对的功夫。”

  另一位专家对黎泽潮所写《校笺说明》进行了逐句审查,发现了一条更为直接的抄袭证据:鲁明在引用《四库全书总目》对《因话录》的评价“其书虽体近小说”时,误脱了“体”字,《校笺》居然同脱此字。

  “黎书偶有改动或发挥,往往失当,如鲁文称赵璘‘门望清贵’,黎书改称‘赵璘可谓皇亲贵胄’,就是措辞失宜之例。”该专家的结论是:“《校笺说明》除了最后一页自述学历经历部分以及最后一段交代全书结构之外,全出于抄袭。文中提及其‘推崇考辨’,不知考辨在何处?”

  未致歉只致谢

  在两位专家给出鉴定意见数日之后,黎泽潮按照要求将一份题为“关于《〈因话录〉校笺》学术争议”的说明材料寄至古委会。

  在这份长达92页的说明材料中,黎泽潮认为与鲁明论文相比,《校笺》在校记、笺注、标点正文部分都有所不同。黎泽潮表示:“我们认为此书《校笺说明》在介绍《因话录》内容及其作者时参考了鲁明论文,此部分属于序言,是介绍性文字,不是此书主体,也不是此书所要发表的见解,而从学术规范角度看,此书作者应向被参照文献的作者表示致谢。但在学术规范中也有说明,对于大家认可的、常识性的参照借鉴不一定都要标明出处,此书笺注是对人名、地名作常识性介绍,参照相关工具书,所作处理在学术规范范围内。因此,对于学术争议应当尊重客观事实。”

  • 相关阅读
  • 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揭晓 自然阅读成最亮眼潮流

      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榜单6日在京揭晓,85岁的国家博物馆文物专家孙机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获选年度最佳,而以《看不见的森林》为代表的自然阅读成为2014年最亮眼的潮流。  新京报年度好书评委会主任、新京...

    时间:01-07
  • 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举行 叶嘉莹刘和平等获奖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武汉举行。诗词家叶嘉莹、《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等获此殊荣。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据悉,本年度&ld...

    时间:01-07
  • 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问世(图)

      中庸样张记者 贾晓燕  全国25个省区市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如此大范围、大规模地推出标准化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记者昨天从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获悉的...

    时间:01-07
  • 《闪闪的红星》原作者索赔3万 称此前被侵权超10次

      潘冬子机灵过人的人物形象、“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经典台词、《红星照我去战斗》的熟悉旋律……如此种种,无不让人想起那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闪闪的红星》。  一部同样...

    时间:01-07
  • 微信用户每天读文5.86篇 4%日用户阅读量超20篇

      腾讯科技研究性栏目企鹅智酷2014年年底披露的部分微信官方数据显示,有大约一半的微信用户每天阅读文章超过三篇。而平均下来,微信用户每天阅读文章数量为:5.86篇。  微信平台提供数据显示,根据2014年9月的调...

    时间:01-07
  • 编剧刘和平谈于正被诉抄袭:坚决反对抄袭 这是底线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武汉举行。《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等获此殊荣。谈及于正被诉抄袭一事,刘和平表示,始终坚决反对抄袭,这是底线。  谈《北平无战事》:没有拒绝与陈道明合作 ...

    时间:01-07
  • 学生谈叶嘉莹:常工作到凌晨两点 曾说要倒在讲台上

     叶嘉莹的学生汪梦川代老师领取2014中华文化人物奖项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武汉举行。叶嘉莹等获此殊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叶嘉莹的学生汪梦川称,叶嘉莹现在还“经常工作到凌晨...

    时间:01-07
  • 于丹:没刻意做心灵鸡汤 更多是一个文化普及者

      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管主办的第28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2015年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订货会期间及前后,各大出版社及机构都纷纷推出自己的2015年重磅新书。1月6日,明星学者...

    时间:01-07
  • 2015中国民营书业峰会聚焦大数据时代书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5中国民营书业峰会暨中国出版协会民营工作委员会年会”1月5日在京举办。今年的峰会以“大数据时代民营书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书业融合与创新”为主题,多位学界权威、...

    时间:01-07
  • 全民阅读在中国:进展令人喜悦 道路还很漫长

      2015年元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