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2015-01-13 11:0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历经济结构推倒重来的时代

  结婚后的周有光夫妇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同时还参加了反日救国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做银行工作的周有光跟随当时的民国政府迁移到重庆。

  抗战中,周有光幼小的女儿患了盲肠炎,因得不到合理的治疗而去世;儿子也曾被流弹在肚子上穿了5个孔,所幸抢救及时。抗战结束后,民国政府派周有光去美国学习。

  到了内战即将结束时,自认患有“左倾幼稚病”的周有光在建设国家、照顾老母的焦虑下急忙回到上海。当时他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同时从事银 行工作,却赶上了经济结构推倒重来的时代,最直接的遭遇是薪水骤降。社会主义市场替代资本主义市场,周有光一眼就看出当时苏联的银行制度落后。

  此后,深谙西方经济学的周有光,面对正在全国推行的苏联经济学感到格格不入,甚至感到荒谬。多年以后,让周有光最怀念的新政权气氛,是抗战期间在重庆与周恩来接触,当时周恩来非常稔熟地进行统战,召集民主人士开会讨论问题。

  50岁改行:26个字母干三年

  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当时受到苏联支持。1955年,他去北京参与文字改革会议,结束后就决定留在 北京,改行语文。而在同时期的上海,他的领导、学生纷纷自杀。职业的转换、居住的迁移,使得周有光在陌生环境中躲过了“反右运动”。

  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在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曾称,“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当时,领导说:你不 要回去了。就把我留在文字改革委员会。当时我说:‘我是业余搞语言学、文字学的,我是外行,留下来恐怕不合适。’领导回答说:‘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 是外行’。那么,我就只好留下来了。就这样,我离开了经济学界,到了语文学界。”

  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 之,则安之”。“这个‘安’不是安静的意思,是要认认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速写

      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题:真诚的交流 ...

    时间:01-13
  • 习近平文物保护简史:父子合力保林则徐古迹

    【学习小组按】  1月6日,《福建日报》刊登文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演讲时说:“让...

    时间:01-13
  • 刘云山会见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政部长林内率领的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

    时间:01-13
  • “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反法西斯题材作品李东华《少年的荣耀》研讨会在京召开

    主席台现场图1现场图2现场图3高洪波讲话李敬泽讲话作者:李东华  2015年1月10日下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主办的“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李东...

    时间:01-13
  • 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 在京首发

      1月9日上午,《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在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柳斌杰出席...

    时间:01-13
  • 重读蒙森《罗马史》

    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14年,商务印书馆将蒙森五卷本的《罗马史》全部翻译并出版。  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获奖者,这就是因专业史学著作《罗马史》一书而获此殊荣的德国史家蒙森(1817&mda...

    时间:01-13
  • 另一种方式解读青铜兵器——从徐坚的《时惟礼崇》谈起

      2014年是徐坚的丰收年,共出版了四部书。《理解早期文明》和《中国艺术史》是两本译着,《暗流》是旧作重印;《时惟礼崇》虽然晚出,实质上是徐坚真正的探索之作,值得单独谈谈。  《时惟礼崇——东...

    时间:01-13
  • 故宫:让《韩熙载夜宴图》动起来 地铁:把“我们的文字”装进手机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掘传统文化精髓,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1月8日,故宫发布《韩熙载夜 宴图》应用程序,让人们在手机上就能体验韩熙载夜宴场景。1月12日,北京首家地铁图书馆成立,...

    时间:01-13
  • 用心感受生活的温暖——重庆市文艺工作者蹲点创作侧记

      由重庆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重庆市文联主办的“身边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纪实摄影展,日前在重庆各区县巡展。18位摄影志愿者蹲点创作的135幅作品,用真实生动的图像语言定格了9位“身边...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