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2015-01-13 11:0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周有光也曾谈及当年拟定方案的细节:“当时拼音方案委员会一共有15个人,由几个大学的语言学家组成,不过主要是开会参加讨论。文改会制定具体 工作由三个人来做:叶籁士、陆志伟和我。叶籁士兼秘书长,比较忙;陆志伟要教书,还兼语言所的研究工作。我呢,离开了上海,没有旁的事情,就一心搞这个事 情。我们三人就起草了第一个草案: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我提出三点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事实上,我们三个人都共同提出要用26个拉丁字母,没有新 字母。看法基本一致,没有什么不同的对立思想,只有一些技术性的不同。”

  “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事实 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假如当初没研究好,有漏洞,就遗憾了,毕竟要弥补 就很麻烦了。”

  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

  “文革”时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

  “文革”开始后,周有光即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和一群同事被下放到宁夏的五七干校。当时大家也曾被“逼”着宣誓:此生在此扎根,永不回北京。到了1971年林彪出事后,他们还是被送回了北京。

  妻子张允和在“文革”前是家庭妇女,避免了单位里的政治斗争,受到的冲击也不大,最严重的也就是被抄家。只是,妻子和孙女在北京,儿子、儿媳妇在湖北,周有光自己在宁夏,难以享受家人团聚之乐。

  周有光曾回忆起这段动荡的年代,在他的记忆中,年轻时的照片都在这场浩劫中被“扫光了”。“我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在农村改造,家里没有人,东西都(被)随便扔。现在有的照片也都是亲戚多余或者复印给我们的。”

  晚年的周有光谈起“文革”经历时,谈到的似乎更多是对人生的感悟。“我们对财产都看得很淡,觉得是身外之物。许多人都问,你们度量为什么那么 大?有人说,你们所以那么大气,因为你们娘家、祖先都是有钱人,钱看惯了就不新鲜了,我想也有道理。佛教里有一句话,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 苦了。”

  回到北京后,周有光继续潜心于他的文字改革研究工作。这一段时间,家门内的生活终于恢复了正常,他在家里看书写文章,妻子在另一个房间里看书写文章。动荡过去后,周有光出版多部著作,除了他在文字学、文字史上的研究学术成果外,还将许多零碎材料写成通俗易懂的文章。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速写

      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题:真诚的交流 ...

    时间:01-13
  • 习近平文物保护简史:父子合力保林则徐古迹

    【学习小组按】  1月6日,《福建日报》刊登文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演讲时说:“让...

    时间:01-13
  • 刘云山会见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政部长林内率领的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

    时间:01-13
  • “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反法西斯题材作品李东华《少年的荣耀》研讨会在京召开

    主席台现场图1现场图2现场图3高洪波讲话李敬泽讲话作者:李东华  2015年1月10日下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主办的“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李东...

    时间:01-13
  • 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 在京首发

      1月9日上午,《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在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柳斌杰出席...

    时间:01-13
  • 重读蒙森《罗马史》

    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14年,商务印书馆将蒙森五卷本的《罗马史》全部翻译并出版。  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获奖者,这就是因专业史学著作《罗马史》一书而获此殊荣的德国史家蒙森(1817&mda...

    时间:01-13
  • 另一种方式解读青铜兵器——从徐坚的《时惟礼崇》谈起

      2014年是徐坚的丰收年,共出版了四部书。《理解早期文明》和《中国艺术史》是两本译着,《暗流》是旧作重印;《时惟礼崇》虽然晚出,实质上是徐坚真正的探索之作,值得单独谈谈。  《时惟礼崇——东...

    时间:01-13
  • 故宫:让《韩熙载夜宴图》动起来 地铁:把“我们的文字”装进手机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掘传统文化精髓,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1月8日,故宫发布《韩熙载夜 宴图》应用程序,让人们在手机上就能体验韩熙载夜宴场景。1月12日,北京首家地铁图书馆成立,...

    时间:01-13
  • 用心感受生活的温暖——重庆市文艺工作者蹲点创作侧记

      由重庆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重庆市文联主办的“身边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纪实摄影展,日前在重庆各区县巡展。18位摄影志愿者蹲点创作的135幅作品,用真实生动的图像语言定格了9位“身边...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