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分队,迪丽娜尔、曲蕾、山翀、李德戈景等十多名文艺家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奔赴西北边陲城市塔城、奎屯。他们冒着严寒,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一路乘汽车坐火车,每到一地,一边展示艺术一边辅导服务,一边叙谈交流一边书写感悟,惠民服务近30个小时。
在南水北调小分队,文艺志愿服务采风到了最后一天,原计划只参观漕河渡槽,但工程一线工人们的辛苦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艺术家们,大家决定在渡槽现场为职工们加演一场。在时间紧、天气冷、音响条件简陋的条件下,艺术家们用饱满的热情,在漕河渡槽的岗头隧道口表演节目。他们说,要深入火热的生活,向建设者们学习,向库区移民学习,并将所学融入今后的创作表演中。
艺术家们在一周的下基层服务中,创作出一批音乐、曲艺、书画、摄影、诗歌、民间文艺作品,并计划根据此次活动收集的素材,创作更多接地气的作品。
文艺志愿者下基层服务采风活动,推动了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实现“身入”“心入”“情入”;而围绕创作优秀作品这一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中国文联还重点启动实施“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通过制定创作规划、策划重点选题、汇聚优秀人才、筹措引导资金,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把握思想艺术质量,引导文艺创作者更大力度地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推出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中国文联主席赵实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必须加强统筹,完善政策,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持久地抓好抓实。
目前,中国文联和各协会已在多个省区设立了40个文艺支教点、17个新农村少数民族少儿舞蹈课堂、27所摄影“曙光学校”、35所全国书法“兰亭学校”,翰墨薪传工程已经覆盖到12个省区市部分学校。下一步,中国文联还将加强推介宣传,展示活跃在文艺创作一线、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所体现的艺术之美、人格之美、信仰之美,扩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实现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的最大化。
在艺术家如火如荼深入基层、钻研创作的同时,全国作家也在通过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有效形式,增强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锻炼,不断推出为人民喜爱的文学精品来。
与其他艺术家相比,作家在深入生活的时间、地点和组织方式等很多方面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尊重作家的意愿,也要注重深入生活的实效。据了解,从2000年至2014年间,各地作协组织到基层挂职锻炼的作家共有73人,目前仍有10人正在陕西、辽宁、新疆建设兵团等地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