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的《南来北往谁是客》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通过一场滑稽可笑的房屋租赁风波,深刻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生态。须一瓜的《贵 人不在服务区》是一篇调侃、讽刺之作。主人公出于虚荣心,通过谎言而变成小人,并逐步陷入慌乱的节奏,由此“冰山一角”映衬了社会共性的问题。胡学文的 《米高和张吾同》演绎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主人公米高寻找张吾同的经历从侧面反映了城市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小说以科学理论“蝴蝶效应”来喻示生活, 甚为巧妙。蔡骏的《北京一夜》延续了他一贯的悬疑手法,通过一个吊诡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表现生死大事在现代人伦关系中的异变。鲁敏的《万有引力》、盛可以的 《弥留之际》、薛友津的《一九七一年的思想汇报》、张漫青的《珍珍在幸福路》等,用荒诞不羁的笔法折射人性与现实的复杂关系,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品质。
毕飞宇的《虚拟》延续去年《大雨如注》的风格,讲述一个家庭里三代人的生活和恩怨,就如何认识、对待前辈人的精神信仰,怎样承传、重建现代人的 理想信念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朱日亮的《自行车》同样涉及教育话题,以“自行车”为线索,表面是写孩子,实则指向他们的父母及家庭,以此来反映社会剧烈转型 时期各阶层之间的分化与组合。李落落的《两个王小梅》将笔墨落于冒名上学这一社会话题,重点写平民百姓与官宦人家的冲突,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大声疾 呼。哲贵的《酒桌上》记叙了一场饭局,篇幅很短,依靠对人物语言、动作及心理的捕捉,将小说中不同身份的几个人物刻画得颇为传神,而人物关系的勾连又从侧 面表现出亲权拜金的时代症候。葛亮的《问米》展示了流行于东南亚的一种祭奠仪式,以此为线索,将通灵师这一职业人群的情感心路抽丝剥茧般呈现出来。卢新华 的《申秃子》写孩子和被特赦的国民党旧将交往的故事。作品从孩童视角展现了一位将军铁骨铮铮的一生,与我们从书本上了解的历史产生强烈反差。小说提供了更 为宽阔的人生体验,对我们反思历史、修正教育体制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张忌的《素人》、曹军庆的《请你去钓鱼》、陈世旭的《妖母娘娘》、赵晏彪的《天 算》、聂鑫森的《破毡笠·虎骨酒》、徐铎的《幸福后半生》、余一鸣的《闪电》、詹文格的《春风剪》等,注重对人物情状、性格的塑造,紧扣当下社会生态,将 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摆到读者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今年中央反腐力度加大,官场、反腐题材的小说数量陡增。杨少衡的《酒精测试》讲述了某市大领导赴省城开会,而京城一位贵宾突 然来访,市委书记责令留守的刘副书记和林秘书长好好接待。此时,省纪委的暗访组已入市展开明查暗访,刘副书记忧心忡忡,谋划再三,最后在心惊胆战、九死一 生的体验下完成了接待任务。小说通过跳动洒脱的讲述将官场规则、腐败现象直观呈现,含蓄提出体制改革才是反腐的关键。尤凤伟的《金山寺》、张暄的《姐 妹》、李治邦的《佛爷》等,都是今年官场、反腐小说的优秀之作。此外,军事文学在今年也有一定发展,像李骏的《待风吹》、曾剑的《岸》、王凯的《对白》 等,用写实手法将不为读者所熟悉的部队生活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