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陈桂棣说,31年前,他的第一部作品给了《当代》以后,就得到了当代文学奖,“使我由一个工人变成了一个作家,实现了作家梦”。陈桂棣回忆自己30余年来在《当代》发了14部作品,每一部作品发表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写到了某一部作品,突然受到了上级的审查,当时我的心脏就出了问题,《当代》主编朱胜常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们在等待你的下一部作品,我听了以后泪流满面。”
王刚:走到刘心武家楼下紧张得不敢上去
作家王刚讲了个故事,“1987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去了《当代》,老编辑看着我手里面的一篇中篇小说《冬天的阳光》,他就喊,小周小周。然后跑过来一个小男孩,现在据说要退休了。”这位当时的小男孩就是后来著名编辑周昌义,他曾经从自来稿中淘出阎真的《曾在天涯》,获人民文学奖,阎真从此步入文坛,2005年,他力推杨志军的《藏獒》,创半年销售四十万的惊人销量。王刚回忆自己初到文坛,在当年《当代》认识了不少老作家。1978年的某一天晚上,他在北京前三门的某一个楼下等了两个晚上,等着看一眼王蒙。“我那个时候是个小当兵的,穿着军装,终于在一个星期以后见到了王蒙老师。王蒙老师很认真地回答了我半个小时的问题。以后他在他某一部小说的序言里面提到有一个小当兵的问他问题,让我逢人便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某一天又去想看一看刘心武,“我走到楼下的时候,我吓的不敢上去,因为我确实太紧张了。”王刚说,因为有《当代》,才能够和我热爱的这些文学前辈相识。陈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