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新华社老记者10年踏访各地乡村 影像记录农村变迁

新华社老记者10年踏访各地乡村 影像记录农村变迁

2015-09-29 10:38: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 我国首部以图像方式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变化的四卷本丛书《最后的乡村——乡土中国影像志》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我国著名农村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作序。

北京平谷区的挂甲峪新村

  丛书作者王景和是原新华社老记者,曾任新华社吉林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在记者岗位上,他曾连续17年从事农村报道,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对农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退休后,他又用10年时间踏访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重点考察各地乡村,拍摄了无以数计的图片,最后编辑成这套丛书。

  丛书以图片为主、文图并茂,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摄影作品,不是单纯地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去描绘乡村,而是站在摄影之上,用社会学的和历史的眼光讲述中国的乡村与农民,对中国农村的现时状况、历史变化和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立体化的展示。

  • 相关阅读
  • 《小官大贪警示录》出版 深度剖析十大贪腐案例

      近日,一部深刻剖析小官大贪现象的反腐图书《小官大贪警示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当前,反腐成为中央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成为治国理政的基础条件,也成为百姓热切关注、反响巨大的社会问题。在这其中...

    时间:09-29
  • 互联网纪实栏目《中国人的一天》《活着》同名图书发布

      9月19日,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与腾讯精品原创栏目“活着”、“中国人的一天”合作的同名书《活着·蜕变》、《中国人的一天:变与不变的中国人》在繁星戏剧村伍剧场举行了发布会...

    时间:09-29
  • 专访于丹:在秉持一团真气里 学会随缘

     于丹新着《有梦不觉人生寒》,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7月版   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王志艳)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道歉”成为关键词。在木兰研究会的施压下,贾玲为自己在小品中改编花木兰的故事...

    时间:09-29
  • 陈嫦芬新书《“芬”解上班族》出版 分享职场经验

      陈嫦芬 28日晚,资深国际银行家陈嫦芬携新书《“芬”解上班族——全相职场素养课》(以下简称《“芬”解上班族》)在北京举办读者见面会。陈嫦芬希望,这部书能让更多的人明白,...

    时间:09-29
  • 儿童文学作家漪然去世 网友捐款百万难挽生命

      曾翻译过《不一样的卡梅拉》、《暖暖心绘本》等经典童书,并创办公益组织“小书房”的儿童文学作家漪然昨天下午因病去世,年仅38岁。今年1月,漪然在南京治疗期间,本报发起的“随手捐,救漪然&...

    时间:09-29
  • 出版社出书不再“贪多求大”

      读者参加书博会。  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昨天在太原落幕,上千家出版发行单位带来25万种图书,其中新书15万余种,近200场读书活动引来当地读者的热情参与。  在这场图书盛会上,从不少细...

    时间:09-29
  • 85后作家李禹东新书《失焦》出版 改编影视剧将投拍

    9月10日下午,青年作家李禹东新书《失焦》研讨会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主办方供图)  85后畅销书青年作家李禹东新书《失焦》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他继2013年1月出版《人间犬吠》后的又一力作。 ...

    时间:09-29
  • 2015年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首设“礼生”亮相

      今年祭孔大典上的“礼生”  300名“礼生”成为今年祭孔大典上一道新的风景线 28日上午,乙未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神道路南口至大成门沿途站立的300名“礼生”成为...

    时间:09-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