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参加书博会。
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昨天在太原落幕,上千家出版发行单位带来25万种图书,其中新书15万余种,近200场读书活动引来当地读者的热情参与。
在这场图书盛会上,从不少细节中都能感觉到出版界的新动向:应对互联网+时代,出版社急欲将失去的读者“抢”回来,求新求变求突破之举更深入。
出版社展示的图书少了
和以往全国书博会注重靠图书品种撑门面不同,很多出版社在本届书博会上展示的图书变少了。
江苏人民出版社展区陈列有200个图书品种。社长助理胡德林说,要是往届,出版社展示的品种至少在500个左右,今年少了一半多。老牌大社商务印书馆带来的图书品种也在大大减少。商务印书馆大区营销经理王凯说,此次只选了年度精品图书,共带来520个品种,“商务印书馆有大量的经典畅销工具书,但此次展示的仅有《现代汉语词典》等少量几种工具书。”
谈及这种变化时,胡德林说,全国书博会的订货功能其实已经消失了,现在以展示和交流为主,所以出版社的新书和强势产品会更受重视,“出版社越来越会算账,如果带大量图书来参展,经过一番折腾的图书往往品相就不好了,多数都会报废。”
展示的图书品种见少,强势品种自然获得更多关注。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展示品种不多,但每一本都是新近推出的主打书——《谢觉哉家书》《八道湾十一号》《西行三万里》《恰如其分的尊严》等。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表现抢眼,其中《拉贝日记》出版两个月已加印,而《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自今年5月出版以来,也加印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