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热”助科幻出版迎来新的春天
与会专家认为,《三体》获得雨果奖为中国的出版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科幻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曲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科幻文学始终没有形成相应的阅读热点,作家作品的市场占有率、读者群体都还比较小,特别具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寥若星辰。《三体》的获奖必将深刻改变中国科幻文学的现状,促进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繁荣。”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编辑陈兴芜说。
当下,科幻小说已逐步转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阅读热点,中国科幻文学正站在繁荣的新起点上。《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认为,《三体》成为中国科幻繁荣的引爆点。这部书为中国科幻树立了一个新标尺,并初步确立了科幻文学的美学标准。
据姚海军介绍,中国科幻文学存在的历史有一百年之久,但中国科幻是因为《三体》才被重新发现,迎来了新的春天,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他说:“过去,中国科幻的困境是没有刘慈欣这样的作家,今天,中国科幻的困境是如何突破刘慈欣所矗立的这座山峰。”
网络时代,科幻文学将何去何从?
“在全球市场影响下,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步同质化。世界范围内的小说写作都面临着讲故事能力逐步丧失的现状。《三体》则跳出日常的三维空间,在更广阔的空间展开故事的叙述,这是对现代写作的超越和克服,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向度和空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文学也是改变现实的一种方式,塑造着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三体》区别于西方现代科幻文学的地方在于它带有人类史的怀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