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团圆》手稿
画家冷冰川所绘墨刻画
6年前,张爱玲遗作《小团圆》公开出版引发轩然大波,争议不断,赞成者反对者针锋相对。6年后,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19日在北京坚定表示绝不后悔公开出版的决定,“销毁根本是没可能的。”
张爱玲遗作《小团圆》自1976年完成后,因故未能发表,作品将个人家族历史和时代风云变迁浓缩于笔端,交错并行,故事铺陈余韵不尽。该作前后历时20多年,其间数易其稿,多次补写,最终成稿18万字,共计619页。张爱玲逝世后,《小团圆》手稿与其他遗物一直由生前好友宋淇夫妇保管,手稿目前存于台北皇冠文化集团。2009年,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将该作付诸公开出版,至今销量达一百万多册。
为纪念张爱玲逝世20周年,新经典文化推出《<小团圆>手稿复刻》版。在19日的首发仪式上,宋以朗再度回忆往事,“张爱玲的手稿我也见过一些,比如《色·戒》的手稿只有几十页。但是我从没见过一份手稿是《小团圆》这么厚的,我是一页一页看,统统都是工工整整的。这种东西以后不会再有了。我将近40年没有写过中文的,一直都是用电脑打字,我也很难想象今天还有作家会手写几十万字的小说,如果我真的销毁这个东西,我不是人。所以销毁根本是没有可能的。”
《小团圆》的主编止庵表示,在张爱玲的创作后期,以《小团圆》为中心,前后还有《浮花浪蕊》《色·戒》《相见欢》《同学少年都不贱》等等,这些都是她晚期的作品。《小团圆》出版之后,原来关于张的很多说法也被颠覆了,至少需要重新审核,对研究张爱玲本身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事实上在她创作后期风格产生很大变化,我们可能不习惯,但又不得不承认。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绚烂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