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起、承、转、合:揭作家柳青一生的四个阶段

起、承、转、合:揭作家柳青一生的四个阶段

2015-11-10 11:28:25

来源:光明日报

 

  柳青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

  我有藏书的癖好,柳青一直是我重点收藏的对象,凡是与柳青有关的书——柳青写的或研究柳青的,我见了都买,没有见过但是知道了的也会想方设法去买,买不到的就借来复印。近两年来,我不断地梳理柳青的资料,企图能把柳青的每一天都还原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柳青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看着柳青一生的足迹,我以为,可以把他这一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16年至1938年5月,也就是柳青从出生到22岁这一年。这个阶段,是柳青从童年、少年到青年的阶段,他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这一阶段,他的人生履历主要是求学,可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他从小病弱,落下了肺病的根,使他有了一个多愁多病的身体;二是他由学习英文爱上了文学,种下了文学写作的人生信念;三是由少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到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倾向在现代中国纷繁的思潮中趋于左翼。

  第二个阶段,从1938年5月到1952年5月,柳青从22岁到36岁。这个阶段,柳青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到山西抗日前线,到米脂下乡,到大连接管大众书店,再回延安到米脂县了解沙家店粮站有关工作和生活,再到北平(北京),最后回到西安。此一阶段,柳青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着革命工作,另一方面他在革命工作和生活中,主要还是进行文学写作,写了一定数量的报告文学、散文和短篇小说,写了长篇小说《种谷记》和《铜墙铁壁》,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文学创作经验。此一阶段可注意的也有三点:一是他虽然写了一些报告文学、散文和短篇小说,但他重点还是写长篇小说,从1945年到1951年,在紧张的战争环境和革命工作中,他连续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可以认为写短章是他的练笔,写长篇才是他的重心所在。二是他的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他写的是正在发生的或刚刚发生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又是他亲身经历的或是亲临现场采访、体验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柳青已经明晰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模式:写与大时代紧密关联的大作品;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将要描写和表现的生活,面对面地观察,亲身体验、感受;写正在发生和正在发展着的生活。三是形成了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生活根据地,一边生活一边创作的想法。依笔者所见和推测,启示柳青有了这个想法的,一是他在米脂下乡的经历给了他丰厚的文学回报,二是他在大连住在安适的二层洋楼上畅快写作的亲身感受,三是他1951年出访苏联时参观列夫·托尔斯泰故居,托氏住在乡间庄园边生活边写作的生活方式,对他的触动。

  第三个阶段,从1952年5月到1966年12月,从36岁到50岁,这是他在长安的14年,也是著名的被称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创业史》的14年。这一个阶段,他从北京回到西安,在西安周边寻找栖身地,最后选定长安县为生活和写作的根据地。此一阶段,柳青有两点闪光被载入了当代文学史:一是“深入生活”,这让他被看成是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作家的楷模,一是写成了反映中国农村正在进行的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写成了部分文字,成为“十七年文学”被人津津乐道的“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之一,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代表作。

  • 相关阅读
  • 克莱齐奥谈《红楼梦》聊老舍 客串主持莫言笑料多

      18日和19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北师大举办了两场演讲,谈他与中国的缘分,并分别与中国作家莫言、余华展开对谈。克莱齐奥表示,他透过《红楼梦》和《水浒传》开始走入中国文化的内...

    时间:11-10
  • 《琅玡榜》图书销量猛增 作者海宴坚持不露面

      海宴在外界眼中是“最神秘的畅销小说作者”,《琅玡榜》原着小说在网站上创下一个个点击神话,以天价版权改编成电视剧形式搬上荧屏后又大热,但她的低调让读者仍旧无从知晓她是什么样子。《琅玡榜》原...

    时间:11-10
  • 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身入”“心入”“情入”

      创作中的柳青  柳青代表作《创业史》  上图均为柳青与皇甫村村民。其中,左下为柳青(右)与《创业史》一书中梁生宝的人物原型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谈到人民需要...

    时间:11-10
  • 三部"鬼吹灯"渐迷"灯丝"眼 超级IP热李逵李鬼之争

      网络超级IP热,版权纷争、李逵和李鬼不可避免。最近,光是跟“鬼吹灯”相关的网剧就有三家高调宣布将投拍:继9月初企鹅影业成立时宣布独家获得《鬼吹灯》改编权并启动拍摄计划,昨天和前天,接连又有...

    时间:11-10
  • 席慕蓉谈诗歌:诗歌永远在 未被边缘化

      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席慕蓉近日在首都图书馆,推出了新书《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那个写下《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诗篇的席慕蓉,为何要给内蒙古的少年“海日汗”写信?她接受采访时表示,是血液里的...

    时间:1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