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向往一种生活,可以躲在自己的小窝里,听着舒缓的音乐,品着自己喜欢的文字。尽管这种浪漫的小资情调与目前的生活相差甚远,但应该承认,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类之所以从蛮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书就是文字的组合和再创造。
不可否认,离开书我们活得就很不现实,没有了书籍我们便无法获得学习的能力。孔子当年仅凭一张嘴就教育出72贤人,但一个时代能有几个孔子?我想,每个人手边的书都不会太少,可究竟读什么样的书才是关键。
我的体会是生活中有了难题,就到书中求解。演员演不好角色,就拜书本为师。哪些书能帮你成就事业,哪些书读起来不烦,就多读哪些书。比如,我所供职的区文工团要我在《一路走好》中饰演为民献身的警官,虽然多次去深入生活,但我“再现”的警官总是一脸呆气。为了让人物“活”起来,我读了:《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中国神探》等等丰富了警察形象,受到了观众好评。
我觉得读书是从兴趣出发的。往往是工作上遇到的新鲜事物、书本中的一知半解、或是自己生活中灵感的火花,接着通过各种手段,比如上网或是查找相关的书籍,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像连锁反应一样触发下一个联想点。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理解更多的书。
我觉得从事演员这个行当,不管能耐大小,道行深浅,多多少少不读点书,那可实再是说不过去。反正记到脑子里的东西,别人怎么说都偷不走,受益的还是自己。
我的体会是:读书能为我塑造人物扩展想象力,能增加我的经验,读一本好书真的能够引发很多思考。
我觉得我们(首先是我)应该改变阅读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公认的好书。这非但不是浪费时间,相反,有些东西可以作为一种常识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余秋雨先生认为人与书也有缘分,有些书不必勉强,可以待自己接受时再读。但我感觉人生苦短,能有多少书可以等自己参悟透彻,再去回味?所以,有些不懂的东西哪怕囫囵吞枣也先咽下再说。
书帮我打开了知识的宝库,书使我拓宽了思路,书让我打开了眼界,书使我演好了警察,书带我们走向艺术的殿堂!(作者:王卫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