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有时岁月徒有虚名

有时岁月徒有虚名

2012-03-16 17:15:03

  这种玩笑,我们是听不大懂的。我们只是从大人们的神情中,猜测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意味。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别的东西。比方说,生产队的院子里,牲口房前面,有一片地,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向日葵,蓖麻,洋姜,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我们喜欢在这里流连。抓蚂蚱,捕蜻蜓,逮蝉。我们跑来跑去,偶尔也停下来,看大人们在院子里忙忙碌碌。他们在运肥。生产队的猪圈旁边,有人挥着铁锨,装车,有人扶着车辕,等着。那时候,乡间多的是那种小拉车。在芳村,哪一家的院子里,没有停着这种小拉车呢?我记得,我们最喜欢的,是爬到小拉车上,让大人们扶着车辕,慢慢地颠。小拉车一上一下,把我们的笑声和惊叫,都颠碎了,散落得到处都是。也有装满了的,两个人一组,一个掌着车辕,一个在一旁拉纤。通常,是一男一女。人们嘻嘻哈哈地笑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粪肥的味道,很好闻。太阳照下来,院子里一片明亮,一辆辆小车从身旁驶过,碌碌地,和着杂沓的脚步声。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什么,一辆小车就停下来,拉纤的女人把绳子一甩,甩到掌辕的男人身上,一只脚就飞起来,吓得男人扔下车子便跑,跑着,嘴里依然是不肯罢休,直到旁边有女人上来,帮着把他按在地上,才开始讨饶。大家都笑了。我从旁看着这一切,内心里感到莫名的愉悦。多年以后,我常常想起这个场景。那种生产队的劳动,在当时,仿佛是一种集体的欢娱,它明亮,跳跃,欢腾。它的深处,有一种很复杂的东西,既甜蜜,又苦涩。让人在多年以后,隔了重重的光阴,重新打量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温暖,遥远而动人。

  如果是秋天,生产队的院子里就格外热闹。人们提着各种各样的家什,分粮食。

  那个时候,我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我父亲坐在桌子后面,把面前的算盘拨弄得噼啪响。这个时候,他的脸上,有一种东西,让人肃然起敬。我喜欢这个时候的父亲。人们轻声交谈着,彼此开着玩笑,耳朵却张起来,留心听着叫自己名字。分到东西的人,陆续走了。又有新的人不断加入进来,等候着。

  瞎朴子也来了。瞎朴子是村里的奇人。据说,生下来就看不见。却能够在村子里穿行自如,从来没出过差错。他最恨的,是人家喊他瞎,当着他,人们就把那个字省略掉,叫他老朴子。老朴子并不老。现在想来,也不过四十来岁。人生得倒是格外的周正,甚至,称得上标致了。却终身未娶。谁愿意嫁给一个瞎子呢?我们这些小孩子,远远见了他,都飞快地跑开。即便这样,瞎朴子也总能够敏锐地觉察,笑道,看你往哪里跑。我们跑得更快了。我们是害怕被他逮住,捏鼻子。瞎朴子最喜欢捏小孩子的鼻子。他的手很有力。食指和中指弯起来,形成一个坚硬的夹子。一旦被他捏住,没有一个不鬼哭狼嚎的。瞎朴子则哈哈笑起来,骂道,小崽子——不识逗。对于瞎朴子的铁夹子,我尤其害怕。小时候调皮,母亲常常这样威吓,再闹,看不让瞎朴子捏你的鼻子。这句话很奏效。然而,也有时候,我们会跟在他的身后,蹑手蹑脚地,半闭着眼睛,学他慢慢摸索的样子。学着学着,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瞎朴子猛一回头,一把逮住最前面的一个,大家哇哇惊叫着,飞快地跑开了。那一回,从生产队出来,瞎朴子端着一罐油,慢慢往家走。我们顽皮,在他家门口,他必经的地方,悄悄挖了一个小坑。我们躲在一旁,等待着惊心动魄的一幕。瞎朴子走过来了。越来越近。他的脚步声拖拖沓沓,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我们心上。我们的心就在嗓子眼悬着,怦怦跳着,只差一点,简直就要跳出来了。终于,瞎朴子走到坑前了。他略微犹豫了一下,竟然绕过去了。我们的心还是怦怦跳着,充满了惊讶和失望。

  多年以后,瞎朴子死了。据说,是掉进村南的水壕里,淹死了。那一年夏天,连日暴雨。水壕的水很深。当我从城里回家过暑假,听母亲说起这件事,忽然涌上一种莫名的忧伤。我始终不明白,瞎朴子,在自己的村庄穿行自如的瞎朴子,怎么会失足掉进水里。

  • 相关阅读
  • 平遥古城竟是一座神奇的“龟城”

      新华网太原3月18日专电(记者刘翔霄)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内有诸多看点,然而罕为外人所知的是,古城竟然还是一座神奇的“龟城”——俯视平遥古城,犹如一只巨大的“神龟”。六...

    时间:03-19
  • 歌唱家刘媛媛:五星红旗我为你歌唱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我唱了一首名叫《五星红旗》的歌,这首歌豪迈激越,情深款款,很快就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从那以后,我就多了一个名字——红旗歌手。一开始,大家叫我红旗歌手,我还不...

    时间:03-16
  • 小小说:陋巷三绝

      小时候家居陋巷住的挤,经济环境不富裕,家家户户的孩子,总会干点帮补家计的活儿,如:珠绣(俗称穿珠仔)、织藤(包括藤篮、手袋或家具)、盘炮仗、穿莲子、搓线香;每家每户皆有其强项人员,有家传者,也有天份者...

    时间:03-15
  • 风中的寻觅

      午后的游人特别多,在人潮中争取时间和空间,仅是为了拍一张人在现场的照片。名闻遐迩的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的挤迫汹涌境况没有因为寒冷的深秋而减少。  多次旅游北京,天安门非陌生地,此次留宿的酒店恰在附...

    时间:03-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