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2013-02-19 17:23:19

  三联生活周刊:那你怎么看待像《日瓦戈医生》这样记录时代的小说?

  丹齐格:纳博科夫曾经说过,《日瓦戈医生》是“记者的小说”,你真的确信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吗?恐怕是只在一部分民众中间吧。

  三联生活周刊:那我再举两个得过诺贝尔奖的作家的名字,巴尔加斯·略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们都曾经是记者。略萨说过:“作家应该知道大街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丹齐格:新闻和文学的写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作为一个记者,他的写作首先是被雇佣的,受到现实的限制,而文学写作是在作家的想象中进行的。以巴尔扎克为例,许多人都说他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他笔下的现实不是日常现实,而是他想象中的现实。如果让一个记者来写巴尔扎克的题材,他写出来的肯定会是另一个样子。形式与风格是新闻写作和文学最大的区别。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成为你所说的“高级的读者”?

  丹齐格:阅读文学可以说没有门槛,不需要文凭或者其他的储备知识,好的读者在他接触到书本的第一刻起,就可能是一个好读者。相对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阅读,文学的阅读是最平等的。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法国哲学家们都很喜欢就文学发表看法,福柯、德里达、拉康、德勒兹等人都对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真的不影响阅读吗?

  丹齐格:没有什么影响。法国知识界有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德国和英、美都不存在:德里达、拉康这些人既是哲学家,也想涉猎文学领域,他们的哲学写作也呈现出一种文学特征。但他们的身份首先还是哲学家,他们对于文学的想法肯定不如作家们有趣。对于一个哲学家而言,德勒兹对于《追忆似水年华》的评论是杰出的,但那也只是在哲学家圈子里而已。

  三联生活周刊:你多次提到《追忆似水年华》,你的阅读主要集中在经典作品吗?

  丹齐格:当然不仅限于此,但要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必须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这是掌握高级写作技巧的源泉。

  《为什么读书》

  三联生活周刊:卡尔维诺曾经说,阅读经典作品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序列里,除了经典作品,我们还必须熟悉当代作品,甚至包括一些不具有文学价值的材料,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丹齐格:我在经典和当代作品之间经常往返,也不能简单地说当代文学没有好作品,否则我也没有写作的必要了。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经典不成其为经典的那一面,所有的经典都曾经是当代作品,没有我们后人给予它的那种光环。事实上经典是不存在的。我写过一本《法国文学自私辞典》,我在里面谈及的都是过去的作家,但我谈论他们的时候就好像他们依然活着一样,虽然有时候会显得无理,但好的作家是不会死亡的。我们谈及普鲁斯特的时候会下意识感叹,好像他们是塑像,啊!普鲁斯特!这种敬畏是很危险的,读者就不会和作家发展出另外的关系了。

  三联生活周刊:在艾柯的《玫瑰之名》里,修道士因为阅读了有毒的经书而死亡,这是一个对“知识有毒”的隐喻,你同意艾柯的说法吗?

  丹齐格:艾柯自己就是大学教授,他这么写是一个自嘲,他这个隐喻和文学没有关系,在文学里,不存在那样古老而神秘的经书,许多书被人遗忘了,许多书又在新生。文学不但没有毒,相反,当世界处于暴君的统治下时,正是文学对人们的心灵实现了救赎。在苏联最严苛的岁月里,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和《癌病房》给许多人带来了温暖。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法国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告诉我们阅读也会让人走上绝路。这个人就是包法利夫人。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