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已年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与从州城里赶来的一帮好友,在县城王家羊杂泡馍馆,一人咥了一大碗羊肉泡,便坐上旅游局韦局长开的加长小车,一行十余人出县城西关,向地处黄龙乡的天蓬山寨进发。下色河、经华栗沟、牛耳川、户垣镇,在赛鹤岭左侧往南一拐,便进入一条仅容一车通过,弯弯曲曲的水泥路,沿途但见杂花生树,桃花鲜红,梨花如雪,更听得各种鸟雀一片唧啾啾,滴溜溜的鸣啭。
上山的水泥路越走越陡,也越来越高,百分之八十都是“之”字行,但有的地方则成了九十度的直角,车便扭头甩尾,呜地直拐上去,吓得人出了一身冷汗。从车窗玻璃往外看走过的山路,仿佛是从天上抖落下去的一团绳索,从山梁上一直颤巍巍的抖到了山脚下,而金钱河两岸的村子和人家,则被一片青嫩娥黄的杂树掩映其中,果真是河若飘带,路如白线,好一片烟村春景。
小车终于在山梁上一处平坦的地方停了下来,山路下边左侧有一个盆地似的小村子,人家房屋一律黑瓦白墙,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加之,麦苗青青,更有桃李相映其间,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界。而山坡上,树林里,则是这儿一簇、那儿一簇的人家,日子闲散得使人忘记了岁月的沧桑,迷人的春色,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问此地何名?答曰:“上高山。”是的,我们这一路,不正是向更高的山上攀爬吗?
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几个烟鬼过足了烟瘾,车又开起来,而上高山村的那些人家、山居、院落,又早被我们甩在了脚下。翻过了一个山垭,过了黄龙乡政府那个类似山镇的街道,小车七扭八拐的开到了整个大山的顶端,在一个叫韦家垭的山口停了下来。
站在韦家垭向南眺望,仿佛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只见平坦的坡塬上,沟槽里,平坝上,到处都是人家,而有人家的地方,则又无疑是一片树林,那些人家的粉墙瓦舍,以及袅袅的炊烟,便在梢林里的树杪间和田园里飘荡。远远望去,对面逶迤连绵的山脊上,突然出现了一条如巨龙般盘旋的石头城,而且在一座小山的顶端,还出现了一座石碉堡,门洞、垛口俨然,仿佛一军事要塞!更奇的,则是在石长城那盘旋而下的一处山梁上,竟然有数间古朴民居,被四周高耸的寨墙团团围住,美到了极处,也险峻到了极处。问那是什么地方?那山脊上的石寨石头城是怎么回事?韦局长听后不禁大笑:“那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天蓬山寨呀!”
车行不到千米之遥,终于嘎地一声停在了天蓬山寨开发区的一块坪地上,迎面便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娘娘庙,而庙后的山巅之上,便是那座状若了望台一般的石碉堡了。我们沿着石堡下的一条盘山小道向石寨方向行走,行不到五十米,便在向西的一面山脊上停下了脚步,脚下是一条宛若游龙一直向西延伸的石头城,头上是高入云端的一座古堡,我们一行人便扶着两边的寨墙,踏着一步高过一步的石阶向上攀登,仿佛是在欣赏一首《步步高》的古典名曲。终于上到古堡了,环目四顾,天阔地旷,群山一片苍茫,使人不禁心胸豁然开朗。
下了古堡,我们踩着山脊,又顺着一条向东延伸的石头城向前进发。站在石寨子的高处,韦局长指着对面高山上一片云缠雾绕的峰巅说:“原来的天蓬山寨遗址,就在对面更高的那座山上,我到上面去看过,细细一数,竟然有一百二十多间房屋哩,简直是一个小小的王国。传说当年白莲教一位名叫王聪儿的美女首领,兵败以后,曾领了一帮人在那山寨上盘踞过数年,并曾在山阳、镇安、柞水一带屡胜清兵,打富豪,均田地,闹得十分红火。遗憾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而英雄美女早已不在,就是那座古城堡,也早已被岁月的风雨冲刷成了残垣断壁,如今,我们只有在山这边重建当年的古堡石寨,以此而来凭吊那逝去的巾帼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