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怎样开放才不辜负春天
1
时常,在脑海里萦绕着这样的疑问。
一朵花该怎样开放才不会辜负春天?
一个人该怎样对待生命才不会雁过无声?
活着的意义和品质远比生命的长短更值得人思索。
有人说,波谷有多低,波峰就有多高。多舛的命运是会让一些人向死而生,却是让更多的人一生沉寂无声,形同死亡。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
对于现实的种种,没有比路遥的话更让人觉得亲切了:面对澎湃的新生活的激流,我常常像一个无知而好奇的孩子。我曾怀着胆怯的心情,在它回旋的浅水湾里拍溅起几朵水花,而还未敢涉足于它那奔腾的波山浪谷之中……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到中水线上去搏击一番呢?
回想来时的路,或许可以欣慰地微笑,那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是风轻云淡之后的清明。
最艰难的时候,写过这样的诗:生来浮萍半飘零,三分兰蕙涧边生。春草年年绿如海,星火燎原未可知。华盖封顶多坎坷,世间冷暖亦自担。韬光养晦藏锋芒,狂澜力挽有无中。
好在是幸运的,并对生活种种无限感恩。庆幸于在人生低谷里找到了无门之门,穿过一条狭长幽暗的窄道,觅到一线希望的微光;庆幸于经历每一次砾石与风沙之后,还能自解自消,有勇气继续前行;庆幸于那些曲折的路径上,尚有几株石斛兰的暗香引渡;庆幸于那些失去与创伤有一天也会强大人的神经,坚强人的意志,让人在山重水复之后看到柳暗花明。
没有哪一段痛苦白白承受,没有哪一条河流无舟引渡。
当生命开始像抽条的树枝向上舒展的时候,当性格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时候,当思想开始有了厚度和深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谢那些黑夜里秃鹰和狼獾的出没,不得不感谢那些石头咯出的血,浓烟熏出的泪。
对于长久徘徊于幽闭之中寻路的人来说,会欣喜于清晨花上的露珠和枝头鸣叫的小鸟,却没有任何痕迹,没有任何心迹告诉人在此时应该沾沾自喜。
知足常乐,但绝不沾沾自喜。
2
有时候,宁愿生命的过程像一朵花的开落。
世间千千万万的花,朴素的,妖娆的,零星的,扎眼的……
没有孰轻孰重,孰贵孰贱。
每一朵花都在努力地开,每一朵花开都正当时候。
花若盛开,清风自来。
只需静默安然地等待生命轮回的花季,然后欣然绽放。
即便凋零,也化作春泥。
从容而来,从容而去,该是生命最自然的样子。
要穷,穷的像茶,苦中一缕清香。
要傲,傲的像兰,静中一点孤高。
幸福来时,像格桑花一样勇敢,开到荼蘼,开到忘我,开到放浪形骸。
冰雹到的时候,就做一株不起眼的迭迭香吧!紧贴地面,伏逶于草,风暴过后,在一场阵痛和孕育中分娩细碎的美丽。
3
人说,爱上文学也会成为一种病。
确实也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为文学成疯成病,成痴成魔的人。
或许永远都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踏不进通往艺术的那扇门。
却还在以苦行者的精神支撑着,游荡着,坚守着。
这些都是让人看着难过和悲哀的可怜人。
心在疼痛着,颤栗着,在想自己和他其实是同类。
于我而言,文学是宿命,是上帝埋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个“伏藏”。
人言,无知者无畏。
事实上唯有自知而清醒者才能真正无畏。
我只需做个明白人,做好该做的事,走好该走的路。
不祈求,不奢望,不卑微,不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