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葡萄》是伊索寓言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它后退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后退又试,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抬起头看了又看,无奈地走了,他边走边自我安慰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伊索讲完这个故事后,大家都觉得狐狸很可笑,明明是自身能力小,摘不到葡萄,却说葡萄不成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成了对这只狐狸的评价,被人们议论了上千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也就成了那些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的人的代名词。
伊索不知道,听故事的人也不知道,这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后来去了哪里。其实,这是一只阿Q式的狐狸,初步掌握了一点阿Q的“精神”。不只是这一次没吃到葡萄说葡萄酸,在以后遇到自己想做却无力做成的事之后,他总能想出点理由来安慰自己,劝解自己。不但如此,他在自我安慰的同时,还渐渐摸索出了一套劝解安慰他人的方法,成了世界心理疾病劝解安慰疗法的鼻祖。在倡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今天,这只狐狸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为许多患者提供服务,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这只狐狸不知道,在它来这个葡萄园之前,曾有好几只狐狸先后来过这里,除了一只狐狸,谁也没吃到葡萄。甚至有一只狐狸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是一只患有抑郁症的狐狸。其实,他的弹跳能力是不错的,几次试跳之后,他的手已经摸到了那串葡萄。遗憾的是,葡萄园主人来了,看到了要摘葡萄的狐狸,大声喝止了他。狐狸只好尴尬的向园主人解释,他不是想吃葡萄,只是看到这串葡萄太可爱,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离开葡萄园后,那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总是在这只狐狸眼前晃动,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以致于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连鸡肉都不愿吃了。这只狐狸日渐消瘦,终于一病不起。
其他几只没吃到葡萄的狐狸怎么样了呢?据考证,大略情况如下:
有一只狐狸确实是因为弹跳力太差,摸不到葡萄。这只狐狸回家后,苦炼弹跳基本功,成了一名跳高运动员。在猴年马月举办的动物界奥运会上,这只狐狸成了异军突起的“黑马”,其出色的弹跳力都超过了独霸跳坛几十年的袋鼠,一举夺得跳高冠军,得到了一大笔奖金,足以买下几十个那样的葡萄园。当然,这只狐狸最终还是没吃上那串葡萄。在奥运会庆功宴上,狐狸喝着涩不拉唧的干红葡萄酒,不禁感叹,酒都这么难喝,想那葡萄恐怕也确实没什么好吃的。
有一只狐狸也是因为弹跳力不行,摸不到葡萄。这只狐狸抬着头,眼巴巴地看着头顶的葡萄,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搬个梯子来摘葡萄吧,目标太大,难免被园主人发现。思来想去,狐狸回家后制造出了一种带网袋的长柄剪子,折起来方便携带,抻开来长柄足以剪到任何一串葡萄,剪下的葡萄正好落到剪刀下面的网袋里,既方便,又实用。狐狸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欣喜不已,顾不上去剪那串葡萄,就去申请了发明专利。一家农机具公司花巨资买下了这个专利制造权,狐狸为此发了财。发了财的狐狸一发而不可收,研制发明了一系列农机产品,成了农具发明家。成了发明家的狐狸腰缠万贯,山珍海味吃腻了,早就忘了那串葡萄。
还有一只狐狸弹跳力是不错的,可离那串葡萄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没吃上葡萄的狐狸回到家里想,与其提心吊胆的偷吃别人的葡萄,还不如自己种葡萄呢。虽然自己种葡萄辛苦一点,但毕竟吃得舒心,吃得惬意。于是,这只狐狸开垦了一块地,建起了一座葡萄园。由于他刻苦钻研葡萄栽培技术,不断改良葡萄品种,不但吃上了味道好极的葡萄,若干年后还培育出了葡萄新品种。狐狸培育出的葡萄新品种像乒乓球一样大,一样圆,而且核小汁多,甘甜爽口,被命名为“狐狸一号”,并被大面积推广种植。狐狸成了大名鼎鼎的葡萄栽培专家,还享受到了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