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只善于思考的狐狸,他的弹跳力也是不错的,遗憾的是也没吃上那串葡萄。这只没吃上葡萄的狐狸略一沉吟,转身就去了园主的鸡舍,一口气咬死了三只鸡,一手一只,嘴里还叼上一只回家了。吃完鸡,狐狸拍拍肚皮,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思想家。他深入的思考了葡萄与鸡肉的关系,逐渐想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是可要可不要的;想明白了什么是可以得到的,什么是不可以得到的;想明白了放弃与得到的关系,想明白了取与舍的道理……这只狐狸拣起一枝鸡毛,沾着未干的鸡血,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悟,洋洋洒洒数万言。狐狸的手稿引起了一位出版商的注意,经过一番策划包装,一本《职场人生——如何处理葡萄与鸡肉的关系》畅销书问世。这本书迅速火爆图书市场,不但出版商赚了个盆满钵溢,狐狸也成了千万富翁。同时,畅销书作者狐狸还被数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整天夹着个公文包四处讲座。到底是谁吃了那串葡萄呢?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前面说的这些狐狸都没搞明白吃葡萄和自身能力的关系,就连伊索本人也没搞明白,听众更是不明白了。归根结底,吃葡萄和狐狸的弹跳力无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葡萄园里也没有免费的葡萄。狐狸的弹跳力再好,园主人也不可能让他白吃。这一点,被一个在葡萄园旁的游戏厅里玩游戏的小狐狸发现了。他发现,凡是到这个葡萄园里摘葡萄的人,都得给园主人一笔钱,给了钱,园主人才给你提供摘葡萄的方便条件,为你摘下每一串你想吃的葡萄。于是,这只小狐狸趁夜钻进了园主人的卧室,偷出了他的钱袋。第二天,交了钱的小狐狸,很快就如愿以偿地吃上了那串许多狐狸想吃却吃不上的葡萄。当然,不像别人想的那样甜,也不像别人想的那样酸。
吃了葡萄的这只狐狸,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钱能使人拉车,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这只狐狸用钱买地、用钱买车、用钱买房子、用钱买女人……据说,这只狐狸最后弄的世事大得很,用钱还买了一个国家,当上了首相。他的子子孙孙们为了记住自己的祖先,在进化成人以后,还不忘在自己的脑袋两边吊上两根狐狸尾巴。
不信,你翻开历史查查看。(商洛日报 作者: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