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一朋友闲聊,听到这样一件事:他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遭到工作对象多人诬陷围攻,推搡拉拽近一个小时,此事虽经有关部门调查,但暴力抗法者却迟迟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朋友很郁闷,我亦从中看到了人情的冷漠,欲一吐为快。
近年来,冷漠的事件不乏其例:四川汶川地震哀悼日,山东滨州工商局局长组织公费旅游;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悠然自在的微笑;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肇事车撞倒碾轧,18名路人冷眼漠视;榆林世纪广场多名老人猥亵一名女精神病人,近百名市民围观竟无一人制止……
冷漠现象的出现,反映出了世人道德的沦丧和良知的失落,究其原因,除了当事者自身素质低下外,法律政策的缺憾乃是重要因素。曾几何时,马路上有人摔倒,好心人上前扶助竟遭讹诈;窃贼作案后被失主追撵,慌不择路,被车撞了,窃贼告上法庭,法庭竟判决失主担责;路遇险情,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落下身体残疾,起初受到褒奖,之后却频遭冷遇,无钱医病,生活窘迫……这些现象,虽是少数,但却极大地刺痛了人们原本善良的心灵,迫使人们面对应当救助之事时,只好收敛起热情的锋芒,违心行事。可以说,一起冷酷的现实事件,足可以抵消10个道德模范对人的启迪,其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只有健全完善的法制体系,为世人提供体现良知、恢复热情的条件,真正让助人者不再恐惧被讹诈巨额医疗费,正义的行为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逐步缩小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剪刀差”,人情的冷漠才能得以改变,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商洛日报 作者: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