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称谓
老百姓把下乡的人叫干部,公家人。两个以上的干部来,他们叫工作组,队。不管你是什么“级别”,他们都当你是“领导”,“当官的”。他们这样称呼是尊敬的意思,就像他们习惯尊称年长的人,亲热年幼的人,是情分的叫法。他们习惯了朴素,平易,敬人。
我是乡下人。我到“基层”叫回老家。不管到的地方叫什么,都是和老虎坪一样的乡下。见到什么人,都是和我父母一样的乡下人。所以,我到乡下,年长的我叫伯,叔,婶,姨,再年长的叫爷爷,奶奶。该叫哥,嫂子的,该叫兄弟的。我懂。他们无意要争你叫他们什么,你这样叫了,他们以为你是有家教的,有的还认为你有教养。过后,他们会用这个教导他们的孩子。以此回应你对他们的尊重。
有时,你看他们喊“狗娃子”,一条狗摇尾巴来了,一个人应声了。其实叫狗娃子的是一个人的乳名,狗呢,名字可能是黑子,花子。他们取乳名贱一点,因为信奉可以为子女求得平安健康。叫动物遵循形象点,好区别其他动物。
有时,你听到“他妈”,这可能是丈夫喊妻子,但是倪姓则是孙子喊奶奶。这个很有讲究。所以,一个姓氏有一个姓氏的叫法,对他们长辈。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叫法,涉及关系。
有时,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找李副主任”。你别多心,他们就像自己家炒洋芋片,叫洋芋片,不习惯叫其他的文化一点的名字。不会玩花花肠子,叫“李主任”。他们习惯伦理的叫法,而不太适应官场的叫法。不是他们势利,而是他们主要和庄稼打交道,经见的少。我要不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一次亏,我是不会如此要为我的老乡说情。他们办事不容易,有时要跑很远的路,请“当官的”别介意。
他们特别知道报恩。你给他们办一件小事,他们要给你点土特产,也许很便宜,但绝对环保,这是他们的心意,在人情的范畴。他们还要念及你。要说你的好。他们说“好官啊”。也许不能让你升迁,但出自真心。这个称谓可能不是什么荣誉称号,却是最没有水分的称号,最纯粹的称号,最是扎根于人心的称号。
我为什么喜欢回老家呢?我为什么喜欢梳理老家的称谓呢?
老家的人要是有更多的和外界沟通之路,多好。
(2)融入乡下
我在老虎坪的时候,如果有客人来了。也许,我给你递一杯水,你嫌茶叶不好,我过意不去的姿态也递给你了……也许,我给你发一根烟,只是金丝猴,我对客人的敬意双手拿着……也许一根烟很便宜,却是农人积攒了好久的鸡蛋换的。他们舍不得吃。要招待他们认为的好客。有时,几个鸡蛋,就是孩子的作业本,省下来让客人吃,而他们也许要做一天的体力活,重新为孩子的作业本奔波。因此,你要懂得老百姓的好。这是实实在在的厚道。他们让你吃饭,其实并不是想对你有所祈求,而是一种淳朴的人情。因此,你要是真没吃饭。他们问你:“吃没?”你说“吃了。”他们就等下一顿开饭时间为你做饭。你挨饿了,别怪他们老实。他们一直都实在,他们认为客套是生分。但你吃他们的饭是绝对放心的。不管他们认识不认识你。谁不出门呢?谁出门还把锅子背着。如果你吃了他们的饭,客气说“麻烦你了。”他们反而不习惯。有时回应“你太客气了。”有时摇头间有不好意思的神态。
当然,你在他们家的时候。常常是鸡,狗比小孩胆大,不怕见生人。鸡在你面前随意走动,有时还会绊你的脚,猫还敢跑到你怀里窝着。狗呢,也许你有点害怕,还记得刚才接近院落时吠的厉害,其实混熟了,它给你摇尾巴,是和你表达亲近的。也的确有咬人的狗不哼,但主人和你亲切的谈话,狗不会不讲礼数的,即便有爱咬人的狗,主人有严正的脸色,狗一会就离你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