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感悟录(56)

感悟录(56)

2014-04-22 10:49:25

  商洛日报讯(若 白)范仲淹的忠直与晏殊的世故
  北宋天圣八年初,范仲淹与他的恩师晏殊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从这次冲突,可以看出范、晏两人做人处事完全不同的取径。这就是范的忠直,晏的世故。当然两人的人生仕途也就判然不同。
  对于范仲淹,一般读者比较熟悉,不必多说。晏殊则需要略作一些介绍。晏字同叔,江西抚州人。在北宋仁宗朝官当到宰相,一生仕途顺风顺水。他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建树,但在文学上还是比较有名的,词写得好,属于婉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晏殊少年早慧,十四岁就被宋神宗赐进士出身,世人称为“神童”。曾给仁宗当过一段老师,后来三十多岁就当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级别),可谓少年得志。
  说晏是范的恩师,其实按年龄他比范仲淹还小一两岁。范仲淹26岁举进士,长期在地方做官。天圣初年,晏殊知守应天府,范仲淹为母亲守丧(丁忧),住在应天府。晏就聘请范主持府学,这算是对范的一次提携。不久晏回朝当了枢密副使,就向宋仁宗举荐范到秘阁任校理。这一步对范是很重要的,从地方进入朝廷任职了。因此,范仲淹对晏殊就有知遇之恩的感激。晏殊这个人并不坏,他很爱才,范仲淹、欧阳修等许多知名人士都受到他的推荐提携,走上政治舞台。
  那么两人之间为什么突然发生起激烈冲突呢?事情是这样的:天圣七年冬至,是刘太后的寿辰,朝廷打算让宋仁宗率百官在大殿前为刘太后拜寿。因为仁宗登基时,只有12岁,真宗的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辅佐仁宗皇帝处理国政。但是,范仲淹认为此议不妥,就向朝廷上了一封奏章,意思说天子有事亲之道,但无人臣之理,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如果在家里为太后拜寿,举行家人之礼是可以的。如果在朝堂上和百官们一起,北面为太后跪拜,就不妥当,有亏君体,有损君威,不可让后世效法。而且认为宋仁宗已经成年(当时仁宗已十八岁),太后应该“还政”,不要再垂帘听政,左右仁宗皇帝。
  范仲淹的奏章立即在朝廷引起一阵风波,刘太后自然很不高兴。晏殊知道后就把范仲淹找来问有无此事?范说有。晏殊就十分恼怒,把范教训了一顿。说难道就你知道为国事担忧?你是出风头,好奇图名。你知道吗?这样会连累举荐你的人!范给他解释,晏训斥他“强辩”。范仲淹觉得一时说不清,就只好退下去。
  范仲淹回去后就给晏殊写了一封近两千字的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以大量的历史事例,说明自己给朝廷上书的理由,实际上批驳了晏殊的观点。而且在信的最后表示了十分坚决的态度。意思说,你如果还认为我可以指教,就不要后悔当初荐举我;如果认为我不可造就,你就去向朝廷声明,杜绝我的前途,朝廷可以免你荐举我之罪,我这封信也可作为证据,把我赶出朝廷,不再连累你。但是我也不会因你今天的训斥,忘记你以前对我的知遇之恩。这就是两人冲突的经过。
  这件事在今天的人看来,一定会觉得范仲淹太较真太迂腐,皇帝和官员们一块给太后跪拜祝寿,有什么不可。这是不懂或不理解历史的简单认识。在古代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朕即国家”,大臣百官及百姓的观念中是“君国一体”的。维护皇帝的尊严与绝对权威,就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忠君就是忠国。因此古代的忠臣看起来都是忠于皇帝,实际都是从维护国家安危出发的,他们遵循“上诚于君,下诚于民”,“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仁宗率百官北面跪拜太后这件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不妥,包括晏殊。但是都没有人敢站出来公开反对,怕得罪刘太后。晏殊斥责范仲淹不是认为他不该说,而是怕连累自己,晏持的是“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的态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于世故”的人生观。欧阳修对晏殊的评价是“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可谓知人之论。范仲淹则不同,他在给晏的信中说,明知朝廷决策不对,大家都不敢指出,人民养活我们这些官员干什么?谁来对国家负责?可惜自古以来只顾自己禄位,随波逐流老于世故的官员太多,因此天下事多坏于此辈。这次上书之后范仲淹被贬河中府通判。然而,范仲淹却始终未改其初衷,一生曲折坎坷也是自然的事。自古忠臣多艰辛。当然,这也是他享誉千古的原因。3月3日记。

  • 相关阅读
  • 小 城

      商洛日报讯(姜 伟)   小城清丽、静谧   端坐在秦岭之南   茶叶的故乡,这里总是   满溢芳香,请君随我,   走进这里的大街小巷  高耸的建筑,   是她新时代的徽章   古朴的小巷   才...

    时间:04-22
  • 敞开你的门窗(外二首)

      商洛日报讯(王坚波)你的门窗又是紧闭   又是不愿让   从露珠上起飞的风 进去  鞋子的气味 袜子的气味   浸泡老鼠的痕迹   蛛蛛织网的技艺日益精湛   所有平面上睡满肥胖的尘土   玻璃的金...

    时间:04-22
  • 陀 螺

      商洛日报讯(陈健全)春风虽起,寒意犹浓,可是窗外广场上却早已传来了陀螺“呜呜呜”的声音,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的陀螺。那个时候的农村,玩具少得可怜,陀螺无疑是男孩子们的最爱。那个时候,我...

    时间:04-22
  • 漫步保安

      商洛日报讯(张 伟)不觉间,待在保安已五月有余。一条街连通东西,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横穿南北。星星点点的民房坐落其间,饭店两三略显红火,摆摊小吃比别处总要少上许多。些许宁静的环境中略带萧条,这是我对保...

    时间:04-22
  • 庄稼乡村

      商洛日报讯(程玉宇)乡村是庄稼和乡村植物的产房。而一年四季的庄稼们,则是乡村粗野的汉子和柔情如水的小媳妇。   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乡村因此...

    时间:04-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