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离家到百十里地的商州工作,9月1日开学后,天气也很快进入深秋,秋色日渐浓烈,四周商山尽披水彩色。我每日早晨,踏着阳光,沿着马路,走过商鞅广场。偶尔停步四望,欣赏周边环境——南有高楼北戴云,红日出金凤,丹水无声绕过城。商鞅塑像剑指西,欲穿秦岭无数山!秋风莎莎来,树叶多飘零。触景我生情,忆起李太白。所学《路难行》,脑中有此句:“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说起历史达人明星——张翰,常常让人羡慕不已!张翰,西晋文学家,字季鹰,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他后来在西晋都城洛阳位居高官,晋室“八王之乱”前夕,日益厌倦官场无聊,一日面对中原瑟瑟秋风,决定回到家乡吴中,于是提出辞呈,卸甲归田,理由就是——秋风来时,思及家乡的鲈鱼、莼羹、菰菜的美味。原因简单,难以服人,可他坚决回乡。他虽然失去了高官厚禄,却保全了自己身家性命,为后人所称赞不已。
我在秋风中,首先感叹张翰式的旷达,联想今世贪官结局,颇多感叹!不是为官害他们,只因他们没能早日学张翰,才沦落为阶下囚!想远及人,已是无限浮想。假若张翰重生今世,不知会怎样教化那些贪官?
张翰对我自己的启发,更多是来自于他的家乡美食观。看着他的家乡美食鲈鱼、莼羹、菰菜之类,那确是我的鸡肋!我常忆起自己家乡的美食——炒洋芋。家乡在山区,盛产马铃薯,当地人称洋芋,我从小就对洋芋百吃不厌,尤其是炒洋芋,可当饭菜食用。其味甘偭可口,软硬适中,营养丰富。在我的眼里,可是美味之首。
其做法,简单易行:所需原料:鲜马铃薯500克,胡萝卜1个,姜、葱、酱油、盐、辣椒面各适量。做法程序:第一步在马铃薯去皮后,刀切成块状(大小相当),胡萝卜切成片状,淘洗干净。第二步就是把马铃薯和胡萝卜块状物,放在锅中,加水适量,煮沸5分钟,成半生状,捞出。第三步就是用平底锅,倒油适量,待油烧至八成,姜、葱、辣椒等调料,放入马铃薯和胡萝卜物,加入酱油,翻搅均匀,后加水适量,调小火焰,煨10分钟左右。就可起锅装盘,美味的炒洋芋就可以入口享用了,切记,趁微热吃下,方有最佳口感!
我是一个素食主义者,炒洋芋就是我口中的山珍海味、人参燕窝。无论在那里,我都永远想念它!(商洛职教学院培训中心 栗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