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这份报告带回居住的地方,先浏览了一遍,发觉有个别地方用词不当,还有几处的语句不通顺,就自作主张地加以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报告抄写了一份,于第二天上班时我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
领导问抄好了?
我说好了。但我……
领导问怎么了?
我说我把几处改了,不知行不行?
领导一听我把他的报告给改了,就大声地责怪我,你怎么能随便改我的报告,这是县上领导定了的,后天会上要用,你知道不知道。
我说你看看吧,如果我改的不对,我再照你的原稿抄一份,不影响你后天用。
领导将我抄写的报告看了一遍,又将报告与原稿对了一遍,这时,他才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说,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按时来办公室上班,具体干什么,有人会给你安排。就这样,我成了办公室一名抄抄写写的勤杂工。
干临时工那段时间虽然苦点,但业余时间却十分充足,这样泡书店便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每天下班后,不管是累是饿,我都要去书店看一看,翻一翻,似乎每天不看看不翻翻,心里总像缺了点什么。遇上心仪的书,即使没有带钱,我也要赊账拿走,好在我已成了书店的老读者,从经理到营业员,没有不认识我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多了,时间一长,便萌发了写作的念头,便利用业余时间将生活中的感受记录下来,经过加工整理后往外投寄。刚开始,不得要领,所寄稿件全被退了回来,有的石沉大海,心里一时难过,便发誓不再写了。在通读了《母亲》《百年孤独》等经典后,受到极大启发,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写,继续练,终于获得了成功,1986年我的小说处女作《省悟》在《文学家》杂志发表,成功的喜悦让我兴奋不已,而最让我感激的却是阅读,为此,我深深地爱上了图书发行这一崇高的职业。
1993年隆冬,我由县酒厂调到了新华书店,从而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在新华书店里,有读不完的书,有学不完的知识,近二十多年的读书、卖书生涯,让我始终信奉着开卷有益的道理,工作之余,我坚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用阅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用写作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通过努力,已有60余万字的作品见诸报端,还被省作协吸收为会员。尤其是在过去的2014年,自己不但出版了散文集《鸟语》,还先后获得了上海浦江杯“你我同行中国梦”征文大赛一等奖、广州首届观音山杯“家风传承”全国征文一等奖、2014年陕西残疾人作家奋进文学奖。
过去的不代表未来,偶尔的进步不等于成功。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为自己也为了读者,热爱阅读将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