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贾平凹三记(下)

贾平凹三记(下)

2016-02-25 09:46:07

来源:陕西日报

城吃过,据说那是当地最地道的店,他吃得投入冒汗,我等亦吃得滋味。有次我和高亮去贾平凹书房闲聊,不觉天色黑静,说是吃饭,他就兴致盎然地说高新区刚开了一家,好得很,我们就驱车让他带路。转来转去,只是犯迷糊,却怎么也找不见那家店,后来又打了好多个电话才终于找到了。店面不大,完全的背街小巷,地道的陕南人做的陕南饭。他吃得香,也吃得多,还一个劲问我们好吃不?我们说好吃!他很满意。回来路上他还说好吃,可西安城这样的饭店太少了。他说自己爱在这样的饭店吃饭,还因此给好几家题过招牌呢,可吃着吃着都关门了。我们笑说还不是饭菜太简单不赚钱嘛,说明西安城像他这样的顾客也太少了。他说那倒也是,就只是遗憾。贾平凹平常工作时,一个人吃饭更简单,下楼不是吃碗泡馍,吃碗捞面,就是回去提几个包子。他给我说吃包子好,包子啥菜都能包,又省时省事。他工作忙了,觉得下楼吃饭麻烦,就自己动手。但他不让别人看他做饭,我想他做饭也不会很复杂,但一定满怀了想象,是文学的想象,这样他亲自做饭亲自吃饭就有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庸常的生活便有了难得的滋味况味。 
  贾平凹衣着朴素,尚简,喜欢黑。就说贾平凹那么爱思考,头发却乌黑没一丝白,与衣着俨然形成一个黑色整体。我觉得贾平凹很像一根巨墨,六十余年熬出来的老墨。人磨墨,墨也磨人,而墨又分了五色,这块墨将会写出多少精彩的文章啊! 
  贾平凹是陕西作协主席,要忙陕西文学发展。他又是著名作家,写作是天职。读者希望不断看到贾平凹有新作,他也期待自己保持劳动人民的一贯本色,所以贾平凹不只属于他自己,贾平凹属于中国文学。不断行走是命运对贾平凹的安排,他也已然形成了习惯。贾平凹忙得有秩序,万变不离其宗,中心还是文学,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每天贾平凹上午七点半准时到书房,晚上十一点半回家,有时太忙就住书房了。聚一聚,冲一冲,贾平凹坐得,走得,他坐的是冷板凳,走的是一般人不愿去的地方。随遇而安,迎风来去,甘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贾平凹到生活中去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他也不用带笔和采访本,真正深入生活了,其他都是没用的形式。当年他为写《高兴》搜集生活素材,与几位热爱文学艺术的朋友去感受生活,生活原型住在城市一隅的垃圾场,垃圾场是垃圾的山,既脏又乱空气也不好闻,但贾平凹在那里和生活原型聊得很惬意。不觉到了饭时,生活原型留大家吃饭,贾平凹端起一大碗连锅面说吃就吃,而陪贾平凹的人见状纷纷托辞有事都走掉了。他这样深入生活无疑是接地气的,他写出的作品也就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与立场。 
  正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友人送来新的一期《人民文学》,上面刊有贾平凹长篇新作《极花》,我是要一睹为快了,文章只好就此打住。我是个写毛笔字的人,按捺不住也写一回贾平凹,写不到位的,但这却给了我一次学习贾平凹的机会。这里还得说两句,贾平凹于我,是老师,是朋友,更像是我们老家隔壁那个总是低着头忙碌的大哥。贾平凹是平常的,又是神秘的,因其平常,更觉神秘。贾平凹一个人的文学史也可以说是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史,贾平凹是这个时代文学的传奇,也是这个时代文学的骄傲。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