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袁世凯这个人没有能力再做皇帝:他没有对外的战功,没有拿破仑式的国内声望,其前期成功只是依赖于国内媾和以及自己辛苦构建起来的领导力。到后期,他甚至不能有效约束北洋军阀,君主立宪制度本身不是错的,当时英国、日本、西班牙都是有君主的,亚洲,还只有中国一个共和国。但君主立宪往袁世凯头上去套就是错的。书中的一段话颇为形象:“1915年12月13日,老头(袁世凯)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受百官朝贺时,都没好意思坐龙椅,站一边手扶龙椅举行的仪式,以至于属下走出时都面面相觑:这就叫改朝换代了吗?看来老头称帝,挺不自信的。”
据说袁死后,张一麟在袁的办公桌抽屉里发现袁世凯为自己拟的挽联一则:“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我无法肯定其真假。但是,历史事实是可以为这句话提供佐证的,书中引用日本黑龙会的主张:“吾人当容纳中国革命党、保皇党及其他不满中政府之人物,以扰乱全中国之地。其全国既扰乱,而结果乃推翻袁政府。”总结道:“袁世凯的称帝,乃是日本人的一箭双雕。”
所以,袁世凯身上的“旧”,他对权力那种发自内心的无限制追逐和对权威的迷信,最终是害己害国。
透视镜中的袁世凯
遗祸后世者、警醒后世者
袁世凯在政治上的最后愚蠢,直接导致十多年的中国混乱,因为除了他,没有人能收拾得了。但他又把自己逼到死胡同,也算死有余辜。袁世凯对自己先期历史地位的不爱惜和昏头,对内的消极影响也是深远的。其实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历史包袱沉重的传统大国,在20世纪之交的表现是相当优秀的,辛亥变革,不是一日之功,当然更不单单是几个历史大人物的功绩,体制内开明力量与体制外温和人士的配合推动是十分具有历史价值的。辛亥之后,想我中国凤凰涅槃,在亚洲建立第一个宪政共和国,参众两院齐具,司法独立雏形已备。而同时期,日本是天皇和寡头号令天下,韩国是殖民地,菲律宾不能自立,印度在艰难匍匐。辛亥遗产的被透支和破坏,直接导致当时正在成长的青年人对这套辛苦肇建的体制进行蔑视和批判,试图重起炉灶。
其实袁世凯的个人历史声誉的好坏,根本不重要,中国历史也算对袁氏家族不薄。但是,只有全貌还原他,才能理解我们中国人自己,明了我们自己真正的艰辛与苦难。我一向不认为历史有指导现实的意义,但是,如果存在扭曲或者断档,它的警示作用将彰显,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被遮目或自我封闭,看不到这个警示。而这一点,是一个真正的“历史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这本《真假袁世凯辨别》,是一套让人愉悦并且享用过后可以醒神的历史大餐,价值观营养是均衡的,知识食材搭配是科学的,适合中国老百姓的口味儿:辛辣刺激。以上这所有的关键,取决于做它的厨师是地道的。(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