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慕容雪村:在内地谈文学艺术感觉很孤独

在内地谈文学艺术感觉很孤独

2012-07-23 17:29:31

  记者:您刚刚提到您现在写书都会有两个版本,一个在内地一个在海外,网络属于哪一种?

  慕容雪村:网络基本介于二者之间,网络是相对于传统出版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但是它又不完全自由,所以说它是二者之间很多情况书不能出版的前提可以发表在网络上,但是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发在网络上。

  记者:您这次来香港参加香港书展,香港书展和内地书展有什么不一样的?

  慕容雪村:我没有参加过内地的很多书展,去年参加过一场北京书展,我还受邀荷兰大使馆邀请我去在现场采访几位荷兰籍的作家,下面也是有观众的。我到香港书展现在还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无从比较起,我听说香港书展的规模特别大,据说今年会达到一千万人次,不知道这个数字我没有核实过。这是很惊人了,在内地的北京人口可能比香港多,但是北京的书展事实上我所见到的基本可以用冷冷清清几个字来形容。

  记者:您觉得是内地在香港书展上的传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向香港学习的?

  慕容雪村:这个问题特别难回答,要学的地方太多了。当我们谈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的时候,要谈的首先就是在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哪些限制,有哪些主导文化发展的机构或者事例,这些两个社会几乎是不能比的。我也不能说香港是一个完全自由的或者说完全没有审查没有限制的社会,也会有香港社会的禁忌,但我还是说这个禁忌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过一定的界限,它会限制或者毒害文化。

  记者:北京书展参与的人数冷冷清清,什么原因让香港人曾经大家认为是文化沙漠,但是他们现在那么喜欢读书,而反观内地读书氛围变得如此平淡。

  慕容雪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内地是正在经历一个很大的发展,它在经济上持续30年增长,但是没有让中国内地社会过渡到相对文明正常的社会,依然是在转变期间。香港几个过程在很多年前已经经过了,也就是说在经济上升期有许多人对读书是没有这个需求的。我曾经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住过,比如杭州,在传统的印象中杭州是书香文人秀士之地,这个地方应该有很多文人墨客。恰恰相反,我在杭州住的时候,谈生意有很多人跟你谈,真要谈点文化文学艺术就感觉很孤独。这不仅是杭州的情况,是整个中国内地的情况。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期当平稳这样过渡下来之后,形成了一定的中产阶级群体,那么这部分人开始读书。我对中国的文化长期来讲我是抱有希望的,我是很乐观的,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中国也会变成一个有很多读书人的国家。现在一本书在中国内地卖到三万册就算畅销书,对于一个13亿国家的人口来讲这个数字简直是一个耻辱。

  记者:您一开始被读者熟知通过网络开始,这在十年前很难做到,网络文学的流行像您这样的网络作家会被大家所熟知的原因是什么?

  慕容雪村:在网络兴起之前,中国的文学我常常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个特别孤独的寒冬,而且这个寒冬非常长,大概从1949年一直到2000年前后,沉寂半个世纪,特别在长篇小说这个领域,我常常开玩笑这50年里中国的长篇小说只有三个题材,写民国、写农村、写民国时期的农村,极少有例外。当然我把英国之前的历史划到民国这个大范围里面。从网络兴起开始有人关心自己的生活,当然这在80年代所谓小文艺复兴时期也有过一个很短的时期,但是网络开始我觉得有了大的变化,而且正是从网络开始中国有了所谓的类型文学,那之前真是没有。科幻小说初见端倪,惊悚、推理、鬼故事,还有更大范围的历史小说,我把穿越小说视作历史小说,还有一种写玄幻的小说,你会看到现在类型小说虽然还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和划分,也没有人来研究,但是已经初见端倪,已经能够看到这些趋势,这些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如果依靠以前单纯杂志社和出版社的常规文学状况,其实完全做不到今天的繁荣。今天在互联网上有多少人在写作小说呢,这个数字很难统计,我估计少则几十万甚至有几百万人,每天在中国内地的互联网上发表的小说,每天新增的篇目有一万篇,他们已经拥有大量的读者,在起点这样的中文网站,点击最高的网站点击率已经超过几亿,这都是很惊人的数字。

  • 相关阅读
  • 格非:文学作品是经验表达 话语对写作有大影响

    第23届香港书展第二天,作家格非领衔名作家讲座,他演讲的主题为"什么是文学经验"。格非说"本雅明早就提出,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经验开始贬值"。他在讲座中引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个做梦人梦到财宝,然后不远万...

    时间:07-23
  • 陕西作家冷梦十年创作《西榴城》陈忠实赞不绝口

      7月22日上午,陕西著名作家冷梦长篇小说《西榴城》创作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陕西作协党组织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著名文化学者、评论家肖云儒...

    时间:07-23
  • 于丹:孩子学诗词需要“反刍” 不是简单学技巧

      学者于丹来到北京东交民巷小学,为参加“中国贫困山区优秀校长奖学金项目”,来自青海、贵州、云南等地的校长们讲座。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向于丹提出不少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如何将传统...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