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波,一个清新脱俗的高官形象——看长篇小说《暗箱》所塑造的官场人物
文/周其伦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向着纵深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志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延伸,文化的多元格局以及文学理念的快速更替使得文学作品的题材更为广泛。一大批描写官场世相的文学作品也应时而出并且引起了人们的热情关注,这些作品的横空出世,立马给原本有些平静乏力的文学园地注入了一股激荡的清流,也扩大了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这些被称为官场小说的作品以百姓平时不太了解的视角切入生活主题,尽情地演绎着我们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轨迹,为广大读者塑造了很多位值得我们去讴歌或者去唾弃的官员艺术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带有一种让善良百姓万分感叹抑或是不解惋惜的神秘符号,当然也为文学创作领域增添了一种新的艺术典型。因此这些作品一出世,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在这样大的文学趋势下,就必定反过来催生很多官场小说的涌现。一时间,许许多多以描写官场及其人物的文学作品大量涌出,在读者的脑海里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几乎是固定的模式。这其间也出现了数量不少的官场小说家,他们把大大小小的官场斗争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把这些斗争都附着在一场场大的政治变革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而南嫫的长篇小说《暗箱》却另辟蹊径,让人读后眼前一亮。《暗箱》也写官场,但却以一种别样的艺术架构和新颖的文学诉求,把人物塑造放在了创作的首位,一切文学元素围绕着人物铺排延展,这就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多重的观赏点。该作品为我们塑造了南岭省省长刘云波这样一位身居高位却有着浓郁的书生情结的官员形象,把他的仕途个性和为官之道刻画得鲜活逼真,作品中的这位高官形象,让读者已经多少有些审美疲劳的神经微微地颤动了一下,读后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暗箱》的作者南嫫,原名叫刘三田,有著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的多重身份。作为一个新闻人,她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历练中,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观察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也品味到了人世间五味杂陈的风风雨雨。而当她把这样的通过细腻观察思考后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就使得笔下的人物格外地鲜活而又生动。近年来,作者先后出版了著作《跳不完的脱衣舞》《一种姿态》《上帝保佑谁》等等。这次由云南出版集团倾情出版的长篇小说《暗箱》,既是对她多年文学跋涉的一次成功展示,也是作者历年生活积累的爆发宣泄,甫一出手就显现出了不凡的艺术才情。
客观地说,《暗箱》的故事情节从国企体制改革切入主题,其主旨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言,故事的主要基调是从刘云波调任到南岭省当省长起笔的。位高权重但又不甘寂寞的刘云波,主动请缨到南岭省任职,立马着手大型国企一石化改制,然而天不遂人愿,原本他认为能够通过改制给这个具有军工企业背景、已经亏损多年的老厂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然而这个改制的过程却处处充满着很难破解的玄机。残留的氯气罐爆炸,把偌大的厂区变成一片瓦砾,同时也一下子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这场改制上。刘云波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启动的国企改革会以这样一种及其惨烈的方式呈现出来。老职工在市政府前示威,政府、厂方、和收购国防厂的资方几度博弈,谈判几乎陷入了僵局。谁是真正的幕后推手,谁在“暗箱”操作这里的是是非非,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在仗义执言的女记者季子川执拗追查下,重重黑幕渐渐被揭开,然而当她越来越接近真相时,她那内心里的恐慌就增加一分,刘云波会被这黑幕所吞噬吗?……
云山雾罩的故事情节,激烈演变的人际关系,加上地方官员的贪贿腐败,作品留给读者要去思考的东西很多很多,其中的艰涩和情感都值得我们去细细玩味。但我个人却觉得,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为我们塑造了南岭省省长刘云波这个俊逸清新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