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生活与法

公司股权转让被指暗箱操作 企业性质存疑

2010-06-03 16:39:40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公司股权转让被指暗箱操作企业性质存疑
在青峰公司不少职工的眼里,久久公司的“身世”充满疑惑

  2003年,江西青峰水泥有限公司(国企,以下简称青峰公司)购买了萍乡矿业集团下属的矿务局水泥厂,其中青峰公司以水泥抵债500万元,职工集股300万元。之后由青峰公司8位领导代表集股职工,注册为股份制的江西久久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久公司)。

  2005年增资扩股后,代表职工持有股权的人变更为其中一人,同时还加入一位新股东。2008年,两位股东将久久公司整体转让。对一连串的股权变更,有不少职工不知情,称他们的股东权利遭到侵犯。

  围绕久久公司的注册性质、股权转让是否涉嫌暗箱操作、公司管理“不公不私”是否合理,引发了许多质疑。

  迷雾重重的股权转让过程

  5月21日,萍乡,久久公司。

  天空正飘着细雨,久久公司在加紧生产,刘春良连身上的灰都没来得及拍,指着沾满污物的工作服说:“我刚刚从车间出来。”

  刘春良是久久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明的儿子,公司现在主要是他在负责管理。刘春良称:“为了经营好这个公司,我们前后投入了4000多万元。”

  2008年,刘志明从原青峰公司副总经理张兴豪手中收购久久公司时,连债权一并购买。

  青峰公司部分职工称,最早是青峰公司和1000多名职工出资购买的久久公司,股东本来应该是他们和青峰公司,但久久公司转让了,他们却不知情,“没经过我们同意”。

  时隔七年,还有职工以为“久久公司属青峰公司”,质问青峰公司怎么把“国有企业”卖给了私人?

  两份出售协议埋下纷争伏笔

  要揭开久久公司的“身世”,还得追溯到2003年。

  当年,萍矿集团向青峰公司出售了旗下的萍乡矿务局水泥厂(即现在的久久公司)。

  为了筹集购买资金,2003年2月21日,青峰公司向单位职工下发了募股通知,之后,青峰公司1000多名职工筹集资金300万元,而另外500万元由青峰公司用水泥抵付。

  2003年4月4日,“矿务局水泥厂和青峰水泥公司资产整合签字仪式”在萍乡市安源宾馆举行,相关市领导也出席了这一仪式。

  由于购入的萍矿水泥厂是多元化投资,当初的募股通知称“股东享有分取红利的权利和承担公司债务的义务”,为此,青峰公司启用了一个临时的公司名称,“萍乡市新久久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而且在协议上盖上了公章。

  但意外情况出现了,按原青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新林的解释是,他代表该公司股资进行注册时被拒。“我们没有想到‘新久久公司’注册不了,因为股东里面不能有国有资产,募股的职工也必须是在下岗之后才能成为股东,而且股东人数不能超过15人。”

  在这种境况下,青峰公司的出资被视为借贷的往来款。于是,由青峰公司8位领导代表1000多名职工持有股权,并重新签订了出售协议。

  2003年12月19日,青峰公司重新注册了久久公司(股份制私企),法人代表为李新林。

  而两份内容相同、购买方却不同的协议,尤其是“青峰公司的出资被视为借贷的往来款”,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青峰公司注销后又恢复,职工股权“被代表”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另外一个意外——作为购买方,青峰公司被注销了。原因是截至2003年的6月20日,青峰公司欠中国银行萍乡市分行贷款本息6218万元,并早已逾期。由于公司经营状况日渐下滑,已无力归还。

  青峰公司决定转让土地使用权及变卖厂房、设备以偿还债务,中国银行萍乡市分行、萍乡市经贸委、建材行业协会、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青峰公司、李新林,这六方经过协商,在2003年9月3日签订了《变卖协议》。

  协议第三条显示,中国银行萍乡市分行负责将青峰公司所欠该行剩余贷款本息约5500万元上报核销。这成了青峰公司“提前”注销工商登记的理由。

  2003年10月29日,萍乡市经贸委向市工商局发出《关于先行办理青峰公司注销的函》,称由于青峰公司清产核资正在进行,注销手续一时还不能到位,请工商部门先行办理该公司的注销,有关手续在改制完成后给予补齐,“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由我委承担”。

  就这样,青峰公司在相关手续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被“提前”注销。

  职工们透露,青峰公司到2006年又恢复了工商登记。职工们质疑说,这个运作过程,不但令青峰公司5500万元的银行债务被成功核销,而且间接导致他们1000多名职工的股权成功被8位领导“代表”,这一系列变化让人匪夷所思。

  久久公司属私企还是国企存疑

  2003年11月18日,由于收购水泥厂后改造资金存在缺口,青峰公司还发出过一个通知,称公司研究决定内部集资500万元(人均集资5000元),承诺集资年利率为15%,每三个月付一次利息,1年以内不定期还本金。

  有职工表示:“当时承诺的年利率15%比较有诱惑力,所以集资很快就完成了。”

  萍乡市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在2007年7月5日接到群众反映后,就久久公司的有关问题成立了调查工作组,孙昌勇作为青峰公司职工代表以及久久公司股东,加入了调查工作组。“在收购改制之后,久久公司在操作中一直处于不公不私、不清不楚的状态。”孙昌勇在《分析报告》中这样描述。

  在孙昌勇看来,久久公司被注册为私企之后,却一直是国有管理。这一点从多份青峰公司和久久公司下发的各种文件中得以体现:2004年4月28日,青峰公司派出李新林等8位领导在内的32人,列出“值班安排表”,负责对久久公司各系统进行巡视检查,并处理久久公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之后,青峰公司多次发文任免久久公司干部。

  2005年1月19日,青峰公司向萍乡市建材行业协会申请财政贷款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指出“青峰公司收购了久久公司,改制后实现二厂变一厂”。李新林称:“实际上两个公司就是一套人马在管理。”

  相关文件还显示,为让久久公司试产成功并转入正常生产,青峰公司垫付了扶持资金1400多万元(这个数字在之后久久公司整体出让的有关文件中显示为1183万元)。萍乡市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证实,在久久公司改造期间,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还借给了久久公司1000万元资金。

  久久公司到底属于私企还是国有企业?孙昌勇感到疑惑。

  同样有着疑惑的,还有萍乡市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的副调研员童建辉。

  在童建辉看来,久久公司一直是以青峰公司的子公司名义进行管理的,但是从青峰公司购买进行工商注册登记起,久久公司实际上就已经是私营性质的企业。“(久久公司企业性质)事情很复杂,很难说的清楚。”他说。

  久久公司股权变更后又整体出让,职工股金成了借款

  从2003年4月份收购久久公司后到2005年初,李新林一直兼任久久公司的法人代表。

  2005年1月27日,久久公司的变更登记申请书中显示,久久公司的股东由李新林等青峰公司8位领导变更为张兴豪(原青峰公司副总经理)和王辉两人,法人代表由李新林变更为张兴豪。其中张兴豪增资150万元获得450万元股权,王辉注资350万元,完成了久久公司的增资扩股。

  童建辉称,在这次法人变更过程中,吸引了客商注入资金,注入资金的客商便是王辉。

  2006年9月4日,久久公司向萍乡市人民政府请示整体出让。

  请示文件称,久久公司注册为股份制企业,其中青峰公司职工集股450万元、社会集股350万元(指张兴豪450万元、王辉350万元)。久久公司从2004年3月起运转不到一年,累计亏损达1103万元,2005年2月至今(2006年9月4日)全部停产,总负债高达4499.6万元。

  这一亏损情况,在童建辉的口中得到证实。

  请示文件还称,久久公司股东决定以2500万元整体向社会公开出让,同时请市政府对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借款予以免还、青峰公司的往来款减免偿还;除了职工集资款足额偿还以外,其他往来款(含股本金)全部打折偿还。

  2008年6月,久久公司连带债权一起整体转让给了商人刘志明。

  在这一连串的股权变更中,职工的300万元股金也按照职工当初的入股金额如数退还(目前已经退了70%左右)。但职工们却并不满意:“我们是入股股东,股金如数退那不成了借款吗?”而关于后来的集资款,至今还有30多万元本金和300多万元的利息没有着落。

  □原董事长

  转让股权才能确保职工股本金

  李新林称:“因为久久公司亏得太厉害了,根本还不起债,只好转让股权,保障职工不受损失,以退还他们最初的股金。”

  青峰公司职工1000多名职工集股后成为久久公司的股东,而股权多次发生转让,职工们却不知情,“就是领导说了算,转让了也没通知我们”。

  为此,李新林和张兴豪回应称,1000多个职工难以集中到一起开会,“我们只是小范围开会研究决定,8个领导代表(1000多名职工)都同意了才进行股权变更的”。

  李新林还表示:“如果现在职工说我们侵犯他们的股东权利,那随时可以要回他们的股东身份,那样的话,他们能承受得起那么多债务吗?”他又说:“只有选择转让股权的方式,才能把最初的股本金保住,我们8个领导从头到尾都没有过从中获益的私心,只想保住职工投资的钱不受损失。这对得起职工们,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律师

  转让行为涉嫌侵权和违约

  对此,江西法报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文军认为,久久公司在亏损的情况下退回原股东股金,看上去在情在理,但在法律上这种做法已涉嫌侵权和违约,“职工们的股东权利没有得到任何表现”。

  肖文军认为,这起纠纷中还存在不少疑问,既然是青峰公司购买了久久公司,那出售协议上就应该明确并真实反映出这一事实,而不是仅仅视为借贷往来款这么简单。

  “青峰公司用500万元的水泥抵付购买久久公司的购买款,如果认为这是借贷,那可能涉及债转股。久久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私营外壳下的国有企业。”肖文军解释称,虽然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股东均为个人,没有任何国有资产的成分,在法律形式上为一家私营企业,但在青峰公司的相关文件上可以看出,久久公司实质上是一家国有企业,根据《物权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关法律法规,“这种‘既公又私’的操作明显存在违规”。

  □文/图 记者尹剑

  • 相关阅读
  • 女学生纽约遭强暴续:凶犯出庭受害人母亲晕厥

      中新社纽约6月1日电(记者 魏晞)涉嫌于今年5月16日晚以残忍手段杀害中国女留学生姚宇的嫌疑人卡洛斯·克鲁斯,6月1日在纽约皇后区高等法院刑事法庭首度出庭受审。受害人姚宇的母亲首次见到嫌犯,一度...

    时间:06-03
  • 教练踢断学生肠潜逃 10年后办赌场被抓数罪并罚

      本报安阳讯 (首席记者张志立通讯员付培育)10年前,在汤阴县某武术学校任教练的王某,一脚踢断了迟到学生刘某的肠子后畏罪潜逃。近日,这名王教练因在外地开赌场被法院判处拘役4个月后东窗事发。昨日...

    时间:06-03
  • 呼和浩特母子超市被杀案疑犯落网 称作案为抢钱

      《呼市母子俩超市被杀案告破》追踪  13天,300多个小时,500多名警力,近1000公里的追踪,上万人排查……  贺玉龙,男,21岁、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集宁区;吕金峰,又名吕乐,男,20岁、巴彦淖...

    时间:06-03
  • 骗子落网后交待同情心是行业大忌

      金黔在线讯 6月1日,记者从遵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获悉,该大队日前打掉一个长期在城区从事“职业丢包”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4人。据悉,该团伙已在遵义两城区及遵义县作案10余起。  据警方...

    时间:06-03
  • 业主维权要回房产 法院以开发商激动为由再立案

      河南平顶山市鹰城集团的开发商将房管局告上法庭,要将一名房主的房产强行征收,而两级法院经过一审二审还真的判开发商胜诉。然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审理最终作出对房...

    时间:06-03
  • 流窜团伙高速公路上砍人劫财

      本报万安讯 彭贤渭、记者王文报道:万安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艰苦侦查,于近日打掉一个专门在高速公路抢劫过往货车司机的广西籍特大抢劫团伙,抓获覃某、何某、何某某、周某和凌某等...

    时间:06-03
  • 女子自称干部家属拒交过站费并殴打怀孕收费员

      本报讯 (记者 杨小刚 实习记者 宋飞鸿) 开车过收费站时不交费被拦下,周至县黑河管理处副主任闫护朝的妻子和小姨子,殴打怀孕40天的收费员。  昨日上午,在108国道周至黑河收费站,该站副站长郭明...

    时间:06-03
  • 团伙谎称代售墓地骗取400人700万元(图)

      墓地陷阱400人被骗700万 受害者多为老年人 作案人多是80后 办案检察官称有的老人被骗了好几次  今天上午10时,10多名花白头发的老人坐在了二中院法庭的旁听席上。他们都是一起墓地诈骗案件的被害...

    时间:06-03
  • 警方悬赏征破案线索 女子提供后被拖欠赏金

    警方当时发布的悬赏公告   由蒙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发出的一纸交通肇事逃逸案悬赏公告,让该县居民李大姐从去年年初奔波至今。提供线索协助破案后,她理应得到的2万元悬赏金至今仍有1万...

    时间:06-03
  • 包工头因讨薪未果服下农药(图)

      昨日,宋桃灿(右)已脱离危险。在他手下干活的乐冬清一直在照顾他,一夜都没合眼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本报讯(记者 刘俊锋) 5月31日,在西安北郊一项目部,一工头因讨薪未果喝下农药。...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