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宁肯:把小说从内部打开

宁肯:把小说从内部打开

2014-12-23 15:04:5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宁 肯

  小说是一个封闭系统,电影很多时候还有画外音。尽管我从未追究过画外音,但事实上,画外音对我的叙事在无意识上产生了影响。记得许多年前看电视剧《阿信》,特别喜欢里面那娓娓的旁白,那亲切的声音伴着阿信的行为,让观众有种半梦半醒的感觉。梦依然做着,但也有人在梦之外对你说着什么,而且是关于梦的,这非常奇妙。换句话说,电影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由于画外音的存在是一个打开或者半打开的空间。

  但小说几乎一直封闭着,如果看不到变化我也习惯性地接受小说的封闭性,接受最早恩格斯“作者越隐蔽越好”的观点,我认为后来的“零度写作”进一步强化了“隐蔽”的观点。总而言之,“零度”、“隐蔽”的理由是使小说更有真实感,更“拟真”,或更梦境。虽然也大体知道元小说是在小说里谈小说,在小说里告诉读者我写的是小说,但总觉得这是一种把戏,意思不大。即使理论背景是颠覆、解构也意思不大,颠覆什么呢?模糊真实与虚构的概念?听上去新鲜,但还是把戏。小说本就是虚构,解构什么呢?这点把戏动摇不了小说的方法论,显然不是小说的方向。造反有两种,一种是破坏性的造反,一种是建设性的造反,我不喜欢在小说里简单宣扬我写的是小说,不是真事——这用得着你大声宣扬吗?就好像一个男人大声说我是男的一样。

  建设性的造反是丰富而不是否定、打倒,是扩大小说的疆土而不缩小小说的版图。小说应是“还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写,任何一种写法都具有建设性而不具有否定性,总之是丰富是变化。不过现代主义小说在五花八门的成功与不成功的实验之后尽管已走到头,如法国的“新小说”走到了头,走进了死胡同,但走到头并不意味着事情结束,有趣的一面正是:现代主义小说虽然走到头了,但传统小说也再不能像以前那么写了。我觉得这是先锋小说最大的功绩。

  我对“注释”的改造也是压抑的结果,是总想伺机逃离“一成不变”的结果。2007年读保罗·奥斯特《神谕之夜》,看到一个新鲜的注释让我眼前一亮:居然是一个叙事性的注释。我看到我的可能——压抑太久的可能。那时我正在写《天·藏》,这本书写法上本来就追求不一样,小说有两个叙述者,两种人称。我由此想到,可以把两个叙述者的其中一个放到“注释”这个空间,把它撑大,无限大;这时候它已不是一个传统的注释,但又是由注释撑大的。我可以在这里恣意腾挪,以前全部的困难与困难都发生了联系,叙述空间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打开,感到一种空前的解放。

  “先锋即自由”,但不是混乱、胡闹,正像自由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的秩序一样,先锋本质上是一种神奇又合理的秩序与秩序感,是发现了过去不曾发现的秩序,先锋即发现——我觉得更贴切,不易产生误解。“注释”的运用让我的小说摆脱了结构的机械性,具有了我们文化中特别强调的自然性。换句话说,对“注释”的挪用与改造不是一次性的技巧,如同意识流不是任何人发明的,谁都可以用,我也可以再用,在写《三个三重奏》时,我再次使用了注释这一第二文本的方式。

  • 相关阅读
  • 刘庆邦:作家创作要接地气

    短篇小说《鞋》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和《哑炮》先后获得了第二届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 说《到城里去》和长篇小说《红煤》分别获得了第四届和第五届北京市政府奖……从事文...

    时间:12-23
  • 刘晓闽:自由之路

    孙频中篇小说《自由故》,《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9期  孙频的新作《自由故》犀利地揭开了高校女博士这一特殊群体生活的表象,对吕明月退学后的自由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抒写。女主人公复杂曲暗、喧嚣 孤绝的内心世...

    时间:12-23
  • 杨庆祥:重新发现老村

      读过老村的《骚土》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见到老村本人,了解到这部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孕育了,写了10年,在90年代初出版,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一晃已经快20年了。这让我感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是...

    时间:12-23
  • 张嘉佳:今年写了三四个剧本 没时间写小说

    张嘉佳文艺范十足。 解密  相比韩寒、郭敬明,张嘉佳属于大器晚成型。但一朝成名,却也呈加速度走红的态势,他不仅博得“最会讲故事的人”,也赢得了万千妹子的芳心,作家界男神的封号更是不胫而走。 ...

    时间:12-23
  • 王蒙:谈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世道人心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治国理政、权力系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弘扬熟悉传统文化,要从人心中熟悉。”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16日在济南指出,人心问题是执政的基本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谈传统文化...

    时间:12-23
  • 韩少功谈文学全球化:跨国文化交流实际上有很多陷阱

    12日,受“深圳晚八点”之邀,著名当代作家韩少功来深,为读者奉上了一场题为“多重的文学全球化”的精彩演讲。做过翻译工作的韩少功对跨国文化交流了解甚多,他认为,文学的对外交流并非...

    时间:12-23
  • 唐家三少创富秘笈:每天写七八千字,十年不断更

    唐家三少  有唐家三少在,其他网络大神多多少少都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结吧。这位“网络大神”中的“大神”,自网络作家榜存在的那一天起,“状元”牢牢握在手中,...

    时间:12-23
  • 诗人陈鹏举:中国文化史就是诗的历史

     本报讯(记者施晨露)由上海诗词学会主办的“激活传统映现时代——上海诗词创作座谈会”日前在作协大厅举行,数十位诗词作者和评论家就当代古体诗的创作展开讨论。古典诗词的言志、缘情和教化作...

    时间:12-23
  • 孟繁华:目前文学批评存在许多问题

      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文联组织表彰了今年鲁迅文学奖的五位获奖作家孟繁华、贺绍俊、格非、周晓枫和徐则臣。在此次的鲁迅文学奖评选中,首次 有5位北京作协作家同时获奖,面对荣誉,几位作家诚恳地评价自己的作品...

    时间:1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