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文艺而言,一切外来资源都仅仅是一种参照。中国文艺走向世界,凭借的只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而不可能是我们对外来文艺摹仿得有多高超、有多逼真。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敞开胸怀兼收并蓄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将一切外来的创作技巧、风格手法中国化、民族化,与本土经验融会贯通,融入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它才有价值、有意义。否则,数典忘祖,邯郸学步,只能是扭曲自我、迷失自我,得不偿失。
几千年来,中国文艺凭借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卓尔不群,傲然挺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文艺仍然需要以中国精神为魂魄,砥砺品格,锻造风骨,更加刚劲有为地汇入时代前进和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