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毕飞宇:写作不是手艺活儿

毕飞宇:写作不是手艺活儿

2015-01-05 16:20:10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涵芬楼书店,作家毕飞宇面对读者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说,写到50岁了,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愿意帮他做个小结——出版九卷本的《毕飞宇文集》,同时出版新书《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这套文集,收录了毕飞宇从1991年至2013年创作发表的绝大部分小说,向人们展现了他二十多年小说创作的成果。尽管这是个新书首发式,但毕飞宇却请来各路好友闲聊了一番。微信、微博盛行的年代,像这样面对面的对话,对他们来说已是很难得了。

  先和毕飞宇对谈的,是70后学者张莉。2013年10月,她前往南京和毕飞宇进行了一场对话,当时的对话记录最终集结成书,就是如今出版的《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张莉爆料说,毕飞宇事先告诉她,自己的记性不太好,可她在对谈中却发现,这位作家讲得生动有趣,现场的速记员忙得直喊累,他却依然谈兴不减。

  毕飞宇对张莉谈起了很多往事:作为乡下孩子,他如何把学校窗户打得稀巴烂,只为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他和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聊文学,曾经聊到凌晨三点;他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写作营,总是和导演娄烨吵架……他还聊起了唐诗和《红楼梦》,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真是“苦口婆心”,又说鲁迅“腰腹力量很棒”。张莉说:“他根本不是记性不好,完全是博闻强记。”毕飞宇却辩称,自己是选择性记忆,对写作产生强烈刺激的,他不会忘记。

  在李敬泽眼中,毕飞宇是作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既能说又能写。他说,和毕飞宇聊文学,对智慧和情感都是很大的操练。毕飞宇却觉得,和李敬泽的对话可以用“疯狂”来概括:“就好比我们两个人站在那儿,把我们的左腿和右腿捆起来,大部分人是走不了的,但我们可以走,甚至可以走山路。”在这个过程中,李敬泽的态度总是温和的,以至于毕飞宇调侃说:“我有一个历史性的愿望,就是什么时候能把李老师激怒一下。”

  去年,娄烨把毕飞宇的小说《推拿》搬上了大银幕,可评价起两人交流的感受,毕飞宇却用了“爱恨交加”四个字。这与娄烨对他的夸赞刚好形成了反差。娄烨说,遇到毕飞宇之后,从他这个人身上,从他的文字上,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伸到了自己的电影中。但毕飞宇则毫不客气地揭露了娄烨“暴君”的另一面——娄烨不喝酒还好,一喝酒就会说:“你不许说,你听我说。”

  就这么无所顾忌地闲聊着,李敬泽竟然怀念起了他1995年在地摊买到的一本毕飞宇小说《上海往事》。在李敬泽的记忆里,那本书封面暧昧、可疑,甚至可以断定是盗版,可他却在多年以后还想重读那本书,“那本书在想象的背景下,写了陈旧而幽暗的都市,还有同样幽暗的人们的欲望、权力、暴力。”李敬泽说,毕飞宇开启了新的写作路径和方向,“他能写出一个人的刀光剑影,光芒四射,哪怕是最卑微的人。”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沿着这条路写下去。

  • 相关阅读
  • 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名单

    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名单 经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定点深入生活评审委员会评审,报请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批,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名单(共50人)公布如下...

    时间:01-05
  • 好得“可恨”的人——悼吕雷

      最初接触吕雷是在1993年。那年8月,中国作协组织了一批不同省份的作家沿河西走廊采风,吕雷和我都在其中。那时候有几句话:北京人看所有外地人都是草民,上海人看所有外地人都是阿乡,广东人看所有外地人都是穷鬼...

    时间:01-05
  • 高洪波:红嫂赞——给尹德美老人

    是星星对月亮的祈盼  是春草向大地的感言  是雨滴从云朵里  坠落的欣喜  是云霄里飞舞的羽毛  对鸟儿翅膀的怀念  沂蒙红嫂 母亲的另一种称呼  母爱无边 母爱无言  母爱不需要任何理由  敬礼!子...

    时间:01-05
  • 鲍尔吉·原野:胡四台的道路泥土芳香

     去年夏天,我外甥阿如汗买了车,要带我父母回老家游历。阿如汗对我爸说出这个计划,准备接受姥爷的盛大表扬,我爸没言语,看窗外的柳树。第二天和第三天,阿如汗向我爸热烈地重复这个计划,我爸沉默着,在屋里走走...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