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个人而言,语言是思维工具;对社会而言,语言是交际工具。在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宝贵资源。语言能够带来各种红利。书中介绍,在英国,与语言相关的产业所带 来的收益超过了石油和船运收益;在瑞士,语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达到百分之十;欧盟的语言产业已是少数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因此,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提高语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语言经济,意义重大。
二
《语言与国家》一书启示我们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解读语言,拓展、丰富、深化了社会对语言功能的原有认知。当前的社会语言生活热点频 出、变化迅速,在表现非凡创造力的同时,也伴随着对语言规范的逆反,表现出语言使用上的价值虚无主义。当英美等国在向全球销售他们的语言时,我们却在消费 自己的语言,“晋善晋美”消费了“尽善尽美”,“咳不容缓”消费了“刻不容缓”,“喜大普奔”消费了“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 四个成语。当《来自星星的你》宣称唯美、纯净的价值观将主导东亚文化时,我们却在用“×丝”“很×”追求快感、触碰底线,将无聊当有趣、将低俗当新奇。依 托网络、借助自媒,语言狂欢、语言“任性”的大戏一幕接一幕,但很少看到对作为社会公器的语言的起码尊重,总体而言“语言敬畏心”缺失。
希望读者们在读了《语言与国家》后换一个视角看待语言,换一种心理对待语言。敬畏语言不是因循守旧,恰恰应当以“正能量”为价值取向,积极 创新,推动语言不断前行,更好更美地包容和承载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象和创新思想,使语言对国家的贡献最大化,让语言更加“给力”:“中国梦”可以凝聚人 心,“蛮拼的”可以鼓舞人心,“点赞”可以温暖人心。
“风浊则气邪,气邪则事废”。《语言与国家》一书的作者们认为,文风与政风世风密切相关,要花大力气整顿文风。比如本书专辟“语言与政府风 貌”一章论述了文风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编纂者对文风关世情的清醒认识,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揭示了语言系国运的深刻道理。《语言与国家》一书在论述语言的 国家职能的同时,还探讨了包括改进语言教育、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发展语言产业、传承语言文化、保护语言资源等一揽子措施建议,一份经过 了体系性架构的国家语言战略规划在书中呼之欲出。
(作者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