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中国科幻电影:魂体双失

中国科幻电影:魂体双失

2015-01-23 10:3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何厚今

  春节电影档的竞争又要开始了。当片商在苦苦寻找蓝海时,有种电影类型却一直无人触碰,以至于翻阅整个中国电影史,它都好像被人刻意遗忘——这就是科幻片。中国电影百年史上,即使只要有点科幻元素就算是科幻片,数量用十根手指掰两遍也数得过来。

  是中国观众不爱看科幻片么?当然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国内票房高达7.51亿元人民币,占了全球收入的五分之一。这还是部严肃型的硬科幻作品,像《阿凡达》、《变形金刚》等科幻娱乐大片,票房更高。

  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好科幻电影?电影以工业为肉体,艺术为灵魂。这问题的答案或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魂体双失。

  就体而言,中国特效制作的问题不在资金、设备、技术等客观因素,根本问题是缺乏现代电影工业的制造流程与思路。诚然,美国科幻电影的爆发与CG技术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其视觉效果构建能力,并不是从计算机图像时代才开始培养的。以1933年《金刚》为一早期节点,好莱坞电影特效制作的工业化生产历程已经有80年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好莱坞的特效行业完成了极其精细的社会分工。特技摄影、模型制作、特效化妆等诸多专业都十分成熟,尤其是在技术与艺术的协作上磨合得几近完美。20世纪70年代末逐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不过是提升和完善了这一流程的生产能力。

  中国基层电影特效从业者的技术能力其实十分优秀,好莱坞众多大制作中都有中国技术人员的身影。但中国电影缺乏的是成熟的工业化体系和协调这个体系的高水平创意人才。中国众多影视特效公司,正在将这个科技密集型、创意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干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来应该拼技术、拼想法,最终只能拼价格、拼体力。

  就魂而言,在中国,作为灵魂的科幻故事资源极度匮乏。科幻小说在中国一直处于边缘与小众的状态之下。通俗文学嫌它严肃,严肃文学嫌它通俗。说得直接一点,科幻小说压根儿就没有进入中国文学话语体系,一直在尴尬地游离着。或许,对科幻文学作品给予足够的尊重与关注,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前提。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三体》这样的好作品么。别说,刘慈欣这部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扛鼎之作还真要改编成电影了。可是说实在话,我真为这部电影的前途捏一把汗。

  以科幻文学强其魂,以电影工业健其身。中国科幻电影,才有飞奔的未来可期!

  (作者为南开大学新闻传播系新闻教研室主任)

  • 相关阅读
  • 钱理群:从不满80后到开始为80后辩护

      钱理群近日携新书《钱理群作品精编》在三联24小时书店与读者见面,钱理群感慨自己已经不懂当代青年了。而因为读者见面会上青年追随者众多,之前曾表达过对80后不满的钱理群又改口为年轻人说话,“我是站在8...

    时间:01-23
  • 周信芳之子周英华首次在大陆办个人画展

     75岁的周英华侃侃而谈。黑色长袖T恤配一条牛仔裤,以及染黑了的头发,让他看起来年轻不少。这是周英华首次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展览中文名为“麒派画家周英华”。尽管他的父亲——中国京剧大师...

    时间:01-23
  • 评论: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靠谱吗?

     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应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那样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伤害。  突如其来的成名,...

    时间:01-23
  • 戴锦华:阅读与书籍可能正在分离 出版面临转型

     22日下午,“培文出版:汇聚坚守的力量”新年新书答谢会在北京举办。北大培文总裁高秀芹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培文的出版呈现多学科性,电影戏剧方面成为增长点,未来将坚持出版图书的高品格并同时注意普及...

    时间:01-23
  • 多家出版社"争抢"余秀华 称亏本也要为她出诗集

     近日,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这个湖北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的农妇,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rd...

    时间:01-23
  • 毕飞宇为新词汇抓狂:信息爆炸让写作越加力不从心

    作为几乎唯一从来不使用手机的作家,毕飞宇似乎一直和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着距离。今年年初他出版了新书《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51岁的他用一本书梳理了自己前半生的文学创作,意在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总结,...

    时间:01-23
  • 《当代》35年与时代同行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一直是作家、批评家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1979年,在《当代》杂志创刊号中,首任主编严文井曾满怀深情地写道:“文学,应当是生活的镜子。生活,是文学惟一的源泉”。剧变中的中国需要...

    时间:01-23
  • 莫言作品被退货引探讨 业内人士:退货率10%属正常

      本报讯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次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上,一则消息引发了与会的文学界人士的探讨:2014年年底,某出版社爆料,在与各家书店结单时,发现其出版的莫言多部小说遭到退货,退货量占总印数的10%。  不过,...

    时间:01-23
  • 以新“童年观”重塑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因其指涉对象和叙事艺术的特殊性,在文学王国取得“独立主权”,合法且自足,这种自足也意味着儿童与成人的某种隔绝  跟儿童专享的玩具、服饰一样,儿童文学背后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想象与期待...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