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刘醒龙:写作绝不可为一己之私 否则就完蛋了

刘醒龙:写作绝不可为一己之私 否则就完蛋了

2015-02-09 11:2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昨日,已改版近10年的《芳草》文学杂志走进英山举行了一场特殊笔会。著名作家、《芳草》主编刘醒龙与来自鄂东的数十名优秀青年作家进行深度交流,并以个人30年的创作经验告诫他们:“写作最可怕的事情是,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而动笔。”

  自2006年改版以来,《芳草》杂志在“汉语神韵,华文风骨”的办刊宗旨下,选稿不唯名家是论,坚持给更多成长型作家以机会,为湖北本地培养了一批新锐作家。在改版近10年之际,该杂志日前决定以笔会的形式在全省进行“走访”:对一批青年作家的创作情况进行摸底,并组织作家、评论家们对其进行免费写作培训。

  作为本次活动的第一站,鄂东的十几位青年作家们昨日纷纷介绍了自己未来一年的创作计划。记者注意到,这些青年作家都有着丰富、个性的基层生活经历,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他们塑造的小说主人公却有着大致趋同的人生背景,不是下岗、失业,就是出身贫寒;有青年作家甚至说,每每想到自己的坎坷人生经历,还会边写作边流泪。

  “文学一定是用来丰富人生的,当你把个人恩怨带入写作之中的时候,当你仅仅为了自己泪流满面的时候,你的作品可能已经完蛋了。”在听完大家的创作交流后,刘醒龙一针见血指出自己的担忧。

  刘醒龙反思道:“回头看看我早期的极少数作品,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有时候只是站在个人立场说话。事实上,好的文学是要传世的,它需要作家站在更广阔的立场上进行书写。”

  (记者欧阳春艳 通讯员李鲁平 张好好)

  • 相关阅读
  • 记住乡愁不意味着抗拒城市

      编报纸副刊,常能读到的来稿,是怀念乡土的散文与随笔。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甚至随着节气农时,都有相应的累累篇章,既绵绵不绝,又循环往复。这些作品里,写得最多的情绪,是“逝去的美好”,山好水好...

    时间:02-09
  • 杂文与“正能量”

      杂文这一体裁,属于散文一类,古已有之,历代文学大家的名篇佳构,至今仍被亿万人诵读,并从中获得启迪。至上世纪30年代,杂文这一体裁,被鲁迅等人发挥到极致,方另立门户,独以“杂文”称之,而鲁迅...

    时间:02-09
  • 缺钙的文艺需要思想进补

    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照...

    时间:0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