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2014年理论批评:构建“说真话、讲道理”的文学生态

2014年理论批评:构建“说真话、讲道理”的文学生态

2015-02-11 16:04:53

来源:中国作家网

  2014年,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选揭晓,姜涛的《“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张炼红的《“幽魂”与“革命”:从 “李慧娘”鬼戏改编看新中国戏改实践》、杨庆祥的《历史重建及历史叙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炉〉〈四书〉的观察》、王侃的《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漫 议“西方”、“现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体系的调整》、张莉的《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孙犁》等文章获奖。他们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介入历史、现实与文学,展示了新 一代研究者的视野与抱负。

  2014年,海峡两岸青年作家评论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作协组织的“两岸‘70后’创作互评”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黄文倩的《人在“中 途”:读张楚〈长发〉》,石晓枫的《超脱而冷峭的日常叙事——读东紫小说》,彭明伟的《田耳的欲望之翼》,李丹梦的《记忆与历史——关于吴明益的〈虎爷〉 及其他》,沈庆利的《人生与“迷藏”——读许荣哲小说》,房伟的《幽灵海洋的塞壬之歌——读郝誉翔小说》,郝敬波的《沉浸梦境与选择清醒——对伊格言小说 〈噬梦人〉的一种解读》,欧阳月姣、邵燕君的《月球·西夏:“异托邦”叙事与“游牧”美学——解读骆以军》等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两岸青年作家与评论家之间 相互理解的意愿及其努力,以及新一代批评家的开阔视野。

  2014年的文学批评,面对新的现实与新的文学经验,在多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文学批评只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 和鉴赏作品”,只有“说真话、讲道理”,才能与时代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才能有疼痛感与当代性,才能切入最为核心的精神命题,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

  • 相关阅读
  • 奇葩雷人书名不过是一种文化伪装

      奇葩雷人书名不过是一种文化伪装    近日,豆瓣上有一则“书名为什么这么长:当代中文书名大赏”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读者的关注,更有出版社在微信微博上公开评选“最雷”书名。  在...

    时间:02-11
  • 方文山谈写作:把想到或观察到画面用文字具象表达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昨日下午,作为汉台青少年冬令营的重要活动,以浓郁中国风特色词作而征服两岸歌迷的台湾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在台湾新北市南山...

    时间:02-11
  • “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在京举行

    “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会场“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会场  随着诗歌的多元化发展和繁荣,越来越多的“草根诗人&rd...

    时间:02-11
  • 反腐题材影视作品应该冲破禁区

    《黄克功案件》剧照《生死抉择》剧照《大雪无痕》剧照  反腐没有禁区。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采取零容忍的庄严态度,面对如火如荼的反腐斗争,我们的影视作品却少有反映这场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的力作。  当下中国...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