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此欢呼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到来了。我觉得不宜过分乐观,也许,这还 只是一个新的起步,当然,是在诗歌的社会基础夯实以后的一个起步。就像电影院线大规模发展之后亿元票房不再是神话,现在,诗歌读者群、新的诗歌传播渠道和 相当数量的写作群体都已经有了,但我们似乎还需要呼唤伟大的当代诗歌的出现,期盼“高原”之上的“高峰”。最近诗歌界热烈讨论诗歌的“草根性”,期望一个 自由、自发、自然并最终走向自觉的诗歌写作时代的到来,其背后也许有这么一个深层的思考:在中国现代化加速以后,当代诗歌在已经向外(西方)学习之后,需 要再向下(本土)、向内(传统)寻找资源和动力,从而最终向上建立中国人的现代意义世界,包括生活的、美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