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国平文章文风朴实、文字具有感染力。本书中《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一文,对习近平2004年接受专访讲述插队经历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事件,进行了分析。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其中引述《管子》名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可谓高屋建瓴;而“回望梁家河,为中国梦脚”一句则有绕梁三日之意味。
摆事实,讲道理,说起容易,做成文章可不容易。而国平的文章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很高很妙。
第二,弘扬主旋律,彰现主流价值。
中国当代的主旋律,毫无疑问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懈地、勇敢地为改革鼓与呼,“国平”有着与“皇甫平”一样的精神特质。而且既倡导经济改革,同时也大胆倡导政治改革。《向宪法宣誓,坐实法治责任》一文明确提出了“依宪执政,依宪治国”;《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更强调建设民主政治的紧迫性;《以法治为保障实现伟大中国梦》则将中国梦与法治建设紧密连接;《真刀实枪推进改革》提出了要克服“改革疲劳症”,防止“改革疑虑症”。
第三,倡导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本书中,我特别注意到了《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的自信》一文提到了习近平主席出席国际儒联大会并发表讲话,参观曲阜孔庙讲话,到北京大学看望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教授等。文章指出,在今天,重新纪念孔子,重新讨论儒家思想,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文章特别肯定中华文明在解决世界贫与富,战争与和平等方面,物欲追求与道德精神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可以作出独特的贡献。
第四,直面真问题、不回避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