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家居  »  家居资讯

问诊外资企业:何以频频遭遇信任危机

问诊外资企业:何以频频遭遇信任危机

2012-01-11 11:48:57

  同时,很多外资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售后服务普遍采取有偿收费的方式,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经营思路难以转变,没有把服务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只会按照国家法律要求作为对消费者利益保障的延续。因此,外资企业在服务方面的手段和举措相对较少,难以通过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对于超过“三包”期后的服务收费、零部件更换收费标准也较高,很容易引发用户的负面情绪。

  此外,许多外资企业的服务操作流程死板,特别是在与服务商和经销商的合作过程中,往往死搬教条、缺乏灵活性,导致问题从发生到解决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这就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了服务态度差、傲慢、反应速度慢等不良印象。

  身处内忧外患外资品牌需放低高姿态

  与外资企业情况相反,近些年来,以海尔、美的、格力、TCL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经过不断的积累,厚积薄发,已成全线崛起之势,它们在产品研发、成本控制、规模化效益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它们坚持自身的发展优势,提升产品功能、丰富产品线、完善营销网点;另一方面,在技术上下足了功夫,并积极寻找突围技术瓶颈、价格战怪圈的道路。

  同时,在国内企业一贯强势的营销手段和市场布局上,也出现了新变化。在一二级市场上,国内一些大企业与国美等连锁巨头强强联手,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同时,还积极拓展三四级市场网络,建立专营店、发展加盟店,将产品逐步导入各级销售网络,利用商家在当地的优势,产生良好的品牌辐射效果。

  可以说,国内企业已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营销大网。而且,在营销方法上,国内企业的手段也更灵活、更贴近市场,有效拉动消费需求,为销售上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些正是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短板。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资深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外有国内品牌的快速发展的威胁,内有自身诚信危机,外资品牌可以说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外资企业若要守住现有市场,重塑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要先摘下高姿态的“帽子”,并建立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特别是随着我国家用电器召回制度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外资企业更应该加强自律,从主动发现问题、积极面对问题的角度出发,寻找让客户满意的解决之道,才能最终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可。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