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认为,对中国的陶瓷行业来说,欧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欧盟连续对我国陶瓷的不同产品发起反倾销,对我国的陶瓷行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陶瓷行业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它们贸易保护主义的心态也会更强烈一些。
市场支撑在国内
对于国内陶瓷业当前遭遇国际扎堆反倾销的困局,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中国部分陶瓷企业是毁灭性打击”。但对于这样的说法,上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人士表示:“情况没那么严重。”一方面,虽然遭遇国际市场的寒冬,但国内市场依旧广阔。作为瓷器的故乡,中国人历来就有使用陶瓷的传统和习惯,因此不愁国内销路。同时,反倾销也倒逼国内陶瓷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开拓非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国际市场。
山东省陶瓷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昌曾表示,淄博市2012年的陶瓷产值为248亿元人民币,而当年的出口总额为3亿美元,这表明中国陶瓷的市场支撑还是在国内。由于新产品的研发、新市场的开拓,淄博今年三季度的陶瓷出口上升态势明显。
面对反倾销调查,很多陶瓷企业采取灵活的办法减少损失,比如有的企业跟进口商洽谈,更改合同,用比较新的产品替代传统产品,避免合同毁约。企业尽量开发一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花色品种,多生产环保低碳的产品。巴西、欧盟等即使对中国陶瓷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但依然要进口部分中国陶瓷产品,商机仍然存在。
行业自律须加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芯红则表示,国外针对中国陶瓷的反倾销行为本质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国内的陶瓷企业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同行业恶性竞争等现象,加强行业自律也势在必行。
“国际市场绝对不能放弃,但必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黄芯红表示。现状再一次让陶瓷企业认识到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我国部分陶瓷企业习惯了低价竞争,并不注重产业技术的提升和品牌价值的培养,导致很多中小陶瓷企业在这场大风波中摇摇欲坠。(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