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1.8万元/吨的黑酸枝被用来冒充5万元/吨的乌木,数千元/吨的“白兰”碎料摇身一变成为名贵的金丝楠木手串。近日,有媒体报道,多家实木工艺品品牌被有关部门点名曝光以次充好,紫檀、香枝木、楠木是“被伪装”的主要对象。
市场行家透露,近年“爆红”的木材不乏可被作为“替身”的材料,以次充好的利润动辄可过10倍,建议收藏者一定要了解木材的产地、学名、商品名,不要贪小便宜而盲目购藏。
据了解,在有关部门本次检查结果中,不合格的实木工艺品存在材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用材掺杂掺假,以及使用不规范名称、采用近似名贵材料名称标注商品材质等三大猫腻。
画木纹可以假乱真
如明示材质为条纹乌木的工艺品,实测木材为黑酸枝;明示材质为楠木的,实测木材为破布木;还有明示材质为金丝楠木的,经检测样品中有楠木和白兰2种材质。
行家慈哥说自己一直都关注红木工艺市场的各种“新手法”,比如很多紫檀手串都是用颜色染出来的,几可乱真,而大红酸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