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06 08:22: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两会专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来推动,而人才培养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要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推进,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雨露代表说,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引领作用,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加快原创性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三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全链条支撑;四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为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谈及南开大学在这四个方面的实践,陈雨露代表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南开大学坚持爱国主义传统,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统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来培养学生“三维融通”。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中打造复合型人才特色班,形成了“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3.0”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我们正在发挥学科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比如,建设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南开大学发挥金融学科优势,在金融专硕项目中开辟‘技术转移与科创金融’新方向,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

在科技创新方面,南开大学积极对标国际一流、强化特色优势、前瞻优化布局,统筹谋划建设“新物质创造”“认知科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四大交叉学科群。陈雨露代表说,通过建设国家级交叉学科中心、创新交叉学科建设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南开大学正在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作用和有组织科研的“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强化战略科学家人才培养导向、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推动产生原创性、突破性重大成果。周其林院士领衔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已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有多项成果应用于问天实验舱、泛终端芯片、动力电池、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等重大领域。

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南开大学利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发展机遇,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2023年与10余家银行和创业投资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成立南开校友新开湖基金,以科技金融助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在津转化孵化。“截至2023年年底,南开大学已在天开园核心区引入注册企业130余家,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陈雨露代表介绍。

“在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方面,南开大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综合优势,瞄准国家高端智库目标,建立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交叉学科群,设立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主攻方向,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制度建设方面提供智力支撑。”陈雨露代表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南开大学要深刻认知自己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角色与责任,发挥优势,善作善成。”陈雨露代表表示。

(记者 董山峰 刘茜)

  • 相关阅读
  • 专访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创建未来教育新格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接...

    时间:03-08
  • 我科学家揭开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

    原标题:我科学家揭开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 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团队揭开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为发光昆虫的发光及闪光控制研究提...

    时间:03-07
  • 锻造“特色融合”办学核心优势

    原标题:锻造“特色融合”办学核心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李蓬代表认为,办好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锚定高水平综合性...

    时间:03-07
  • 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原标题: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

    时间:03-07
  • 科技成果助生产

    原标题:科技成果助生产 “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系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最初一公里’问题。”3月6日的福...

    时间:03-07
  • 培育创新型人才

    原标题:培育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关键交汇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着力...

    时间:03-07
  • 邹联克代表: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原标题: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

    时间:03-07
  • 王成斌委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原标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当前,基础研究对于抢占未来新兴产业制高...

    时间:03-07
  • 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

    原标题:(两会访谈)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  作者 张杨彬  面对“AI(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音乐家”的问题,全国政...

    时间:03-06
  • 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2023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在5日举行的十四届...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