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传承文化瑰宝 点亮校园生活

2025-06-19 07:40:39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张 英)“哇!这个面花捏得好像真的花朵!”6月5日,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内人声鼎沸,惊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火热开展,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正为师生们打开触摸历史文化的窗口。

  活动现场,漫川菜肴八大件、猫碗、山阳面花、山阳刺绣等非遗项目集中陈列。山阳刺绣以细腻针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色彩斑斓的山阳花灯以精巧工艺展现造型美学,引得学生们频频驻足、惊叹连连。县文化馆干部通过发放非遗保护条例宣传彩页、现场演示讲解等方式,深入浅出普及非遗知识。学生们围在展台前,一边聆听专业解读,一边伸手轻触展品,在零距离接触中感受非遗魅力。

  学生李雨桐难掩兴奋:“以前只在书本电视上见过非遗,今天摸到这些精美作品特别震撼!山阳面花的造型太绝了,原来家乡藏着这么多宝藏非遗,以后我要多了解多宣传。”另一位学生王浩宇则感慨:“活动让我读懂了家乡文化的根与魂,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传承这些文化瑰宝。”

  展览结束后,“馆校携手・美育共行”书画交流活动跟着上演。文化馆书画干部与学校艺术教师现场挥毫,笔锋流转间,一幅幅气韵生动的书画作品跃然纸上。墨香弥漫的创作现场吸引大批师生围观学习,在艺术赏析中推动“馆校+美育”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山阳县现有百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省级非遗八仙鼓、漫川大调,市级非遗手工挂面制作等,构成多元地域文化图谱。在保护实践中,当地严格落实非遗保护方针,通过普查挖掘、知识普及、传习所建设及推动项目“走出去”等举措,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县域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