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摇身一变成为印导弹防御力量的“倍增器”
反导版本的“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是继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之后第4个具有反导能力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一直面临来自巴基斯坦弹道导弹的威胁。随着地区局势日益紧张,印度在1995年从俄罗斯购买了S-300防空系统用于保护新德里和其他城市。1999年印巴爆发卡吉尔边境冲突后,印度欲购买以色列、美国共同研制的“箭”2反导系统。2001年10月,印度国防部派出一个四人专家组抵达特拉维夫,向以色列方面提交了方案,准备购买美以联合研制的“箭”2反导系统。由于该系统由美国和以色列共同开发,美国波音公司占到“箭”2导弹大约35%份额,只授权以色列国防军使用,而美国在1998年印度核试验之后对其进行了严厉制裁,因此,此举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不过,印度利用“9?11”事件后美印关系缓和之机,最终引进了两套“箭”式反导系统中的EL/M-2080“绿松”警戒与火控雷达。此后,在以色列、法国以及美国的帮助下,印度开始依靠本国的技术力量独立研制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从以色列引进的“绿松石”雷达
本世纪初,以色列、法国以及美国的帮助下,印度开始在“大地”战术弹道导弹和“绿松石”陆基预警雷达的基础上研制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印度军事专家认为,如果印度将“大地”-2型地地导弹技术引入正在研发的新型导弹防御系统,则可为印度导弹防御系统起到“倍增器”的作用,使其导弹防御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印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印度在“大地”-2导弹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末段防御系统,采用“碰撞-杀伤”的动能拦截方式。2006年11月印度试射了由“大地”-2地地弹道导弹改进的反导导弹,在大气层高空(40千米的高空)成功击落一枚来袭导弹,这是印度自主研制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试验首次成功。这种由“大地”-2导弹改进的反导导弹是一种两级导弹,全长11米,第一级与液体燃料型“大地”导弹类似,第二级则采用了全新的部件,包括固体推进剂;该弹的飞行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方式,末段采用主动寻的制导方式(即雷达寻的制导方式)。
印度自力更生发展“全频谱”的导弹核武器
众所周知,印度并不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合法拥有核武器国家。但自从1974年5月18日进行首次“和平核爆炸”后,又于1998年5月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印度成为事实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巴基斯坦作为主要战略对手,积极发展自己的战略核力量,梦想“称霸南亚”,并制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