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孝竹)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扩内需、稳外贸等重点工作,精准施策、主动作为,在激发消费活力、拓展外贸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等方面取得成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6亿元,同比增长7.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6.6亿元,同比增长12.1%;外贸进出口总值2.82亿元,净增外贸业绩企业5家,多项指标实现稳步提升、位次前移。
在消费提振方面,我市以“场景创新”为抓手,持续丰富消费供给,释放市场潜力,全市消费以旧换新政策参与商户998家,累计完成交易10.5万笔,拉动消费5.8亿元,让群众在更新换代中享受实惠。借势各类赛事活动契机,举办商洛农特产品展销、美食推介等系列活动,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旅及商品消费增长超过5000万元。培育网络消费新增长点,组织开展“AI直播实操”电商培训30场次,推动90多户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通过电商直播拓宽销路、实现“引流增收”,并策划实施商洛美食、商洛特产“周边行”等电商直播带货活动3000场次,1至6月份,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2.1亿元,同比激增66%。夜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通过科学设置1000多处“潮汐市场”摊位,吸引1071户夜市摊贩入市经营,夜间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城市夜间活力持续释放。
为推动商洛特色产品“走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我市在西安设立乡村振兴土特产展销中心和商洛农特产品直营店,让西安市民便捷选购商洛优质农特产品,在湖北十堰市成功举办丹凤葡萄酒推介会,进一步打开鄂西北地区市场。在江苏南京市开设首家“秦味苏品”商洛山珍专营店,并在南京地铁四号线冠名“柞水木耳号”、开通宁句城际专线“商洛超级品牌列车”,将商洛元素融入南京公共交通,扩大品牌影响力。
依托“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专项活动,市商务局组织21家外贸企业参与广交会、丝博会、消博会、中哈商品展等国内外重点展会10多场次,累计达成4000多万元意向协议,为企业对接国际客户、获取订单搭建桥梁。在物流保障方面,大力支持中欧班列“商西欧”专列多式联运,并深化与青岛港、宁波港等沿海港口的合作交流,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友城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积极拓展与韩国镇安郡、荷兰埃门、意大利阿斯蒂、波黑布罗德镇等友好城市的经贸往来,促成丹凤商山红葡萄酒首次出口美国,实现特色产品“出海”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