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完全放电的电瓶可以耐得住三次再加水后重新充电使用,但其有效寿命和最高蓄电量会明显比使用正常的电瓶差。下车时,务必要回头看看车灯是否关了,防盗器中耗电量较大的机种也应尽量避免使用,才不会让电瓶寿命提早结束。有些车在换电瓶后,车上的控制电脑需重新设定,这一点也要注意。
遇到特寒天气,电瓶感觉不太好的也可把电瓶卸下,拿到屋中保暖,清晨点火时再装上。这样虽然有些麻烦,但却可保证车辆顺利起动。
六、冬天关于行驶的附着力
附着力这个词听起来很陌生,但了解它对冬季行车却很有帮助。
附着力表示轮胎与路面附着情况。附着力的大小是车重与路面附着系数的乘积。这是对整部汽车而言的,如果对一个车轮,那么该车轮的附着力应为:该车轮所受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乘以路面附着系数。
附着系数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固定值,与车速及车轮对路面的滑动程度(包括滑转和滑移)有关。
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车轮产生的推力、制动时地面对汽车产生的地面制动力、转向时汽车得以按预定轨迹达到转向要求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都得靠附着力提供。
各种路面的附着系数备不相同。良好的、干燥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附着系数最大,其峰值可达0.9,依次是砾石路、土路、压紧的雪路和结冰的路面,冰路的峰值只有0.1,车轮滑动时才0.07。可见由于冰路的附着系数极小,在冰路上欲前进困难、欲转向不能、欲制动刹不住车,严重时会发生侧滑(甩尾)或激转。所以严冬的冰雪路上,公共汽车站及其附近要铺洒砂子或煤渣以提高路面附着系数,确保行车安全。
沿汽车的纵向和侧向都具有附着力。但当纵向附着力较多地施于驱动车轮或制动车轮时,侧向附着力就会降低。所以当制动到车轮抱住时,车轮在地面滑移,此时纵向附着力已达极限,侧向附着力显著降低,汽车不能转向(而转向轮已转过一角度,但车辆仍按原直线方向行驶)。另一种情况是驱动又转向的车轮(前轮驱动),如驱动时发生滑转,汽车也不能按预定要求转向。制动时如果4个车轮都被抱死,则因没有侧向地面反作用力(侧向附着力提供)来抵抗汽车受到的侧向力(如道路的横向坡、转向时的离心力、侧向风等)而不能维持汽车直线行驶,很可能发生侧滑或激转,汽车失去控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附着系数极低的路面驾车需特别小心。
七、在冰雪路面上驱动轮打滑应采取的措施
汽车在坚硬而光滑的冰雪路面上起步时,常遇到驱动轮严重打滑的现象,致使汽车无法起步。这时应换用高一级的挡位,用中速挡起步,控制油门在最小开度,以不使发动机熄火为准。离合器踏板徐徐均匀放松,这样可使驱动轮不出现滑转,从而慢慢起步前进。若还不能起步,则需提高汽车对路面的附着力,可在路面上垫草、木板或树枝,或装防滑链条。也可沿驱动轮运动方向将路挖出沟槽,以便于汽车起步。
八、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冬季的养护
经验表明:汽油发动机发生的故障有约50%是燃油系统造成的,而燃油系统的故障又有50%是因为燃油不洁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燃油中的水份造成的故障)。
汽油中都会有一些水分。这些水分有些是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有些则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在正常温度下,燃油可溶解一些水分,但在温度降低时,水的溶解性相应变小,多余溶解量的水分就会聚集。因为水的比重大于油,它就会慢慢地分离出来,停留在油路的弯曲处或滤清器中,引起供油不连续。当温度低于水的凝点时,水就会凝聚结冰,引起油路堵塞,使发动机无法工作。另外,汽油中的水分会腐蚀和破坏燃油供油系统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