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各汽车厂商纷纷延长保修期的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具体保修内容,众多车主甚至包括不少业内人士都是迷迷糊糊,认为“保修期就是修车全免费”的车主并不是少数。不少车主对“保修期”这一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几年和多少公里”这两个数字,而对于其中的细节规定却并不了解,对于哪些部件在保修范围、哪些部件不在保修范围、哪些部件保修时间长一些或者短一些等问题都是“一头雾水”。
整车保修有限制
目前,国内对汽车的保修期限尚无明确规定。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国内主流品牌车型保修期长短不一,各自的质保规定也略有不同。但保修的主要是发动机、变速箱等一些核心部件,而并不是什么都保。此外还有许多限制,比如不按规定保养不保修、私自改装不保修、使用不当不保修、部分易损件不保修等。
车主李小姐今年1月份买的车,按照该车《保养手册》规定,首次保养后,应该每3个月或每跑5000公里(按先到为准)做一次定期保养。由于李小姐的粗心,她都一直没有按规定做保养。前不久,李小姐发现车子发动机出了点问题,去4S店维修时,被告知需要自己出钱修。这让李小姐蒙了,“我的车还在保修期内,为什么要自己掏钱呢?”而4S店的解释是,“未按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则视为自动放弃质量担保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用户购买新车后,如果不在规定里程内到4S店做定期保养维护,并使用指定的机油或原厂配件,车子很可能因此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在保修期内,商家也只能向用户提供有偿维修。
易损件保修时间短
此外,大多数车主都会遇到关于汽车易损件是否在保修范围内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只有少数厂家把轮胎、音响等部分易损件纳入保修范围。而且不同品牌车型的质保范围各有不同,所以车主须仔细参考汽车保养手册上的相关规定,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一般来说,易损件主要包括:离合器片、刹车片、刹车盘、轮胎、全窗玻璃、灯泡、雨刮片、保险丝、蓄电池、内饰件等,还有一些消耗件,如火花塞、机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等。多数厂商对车上的易损耗部件的保修期都另外做了规定,是不等同于新车整车质保期的,且远短于整车的保修期,从最短的7天到1年,或从1000公里到20000公里不等。记者采访了西安部分4S店的售后经理,据介绍,因为一般易损件等小零件的损坏比较难界定,因此厂家一般不承担质量担保责任或采取缩短保修时限的政策。据了解,一般的汽车厂家都规定,保修期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经确认是因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故障或零部件损坏,由厂家提供无偿维修或更换相应备件。汽车厂家比较一致的保修规定是,像雨刮器片、刹车片、轮胎、离合器片等易损件不予保修。
易损件应定期检查
车主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下这些易损件是否有损坏的情况。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易损件的简单自检方法。
雨刮:喷一些清洗液启动雨刮,留意动作是否流畅,是否有大的杂声,如果有的话,可能是雨刮过分压向玻璃,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校。如有划痕和刮不干净,要检查是否有老化、开裂等现象,需要更换雨刮片。
制动片:判断制动片是否需更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厚度。一般新的制动片厚度大概在15mm左右,当磨损只剩1/3(4-5mm)的时候,就应该更换了。
蓄电池: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看是否松动或有大量的晶体、霉花等一些金属氧化物。如很容易导致通电不畅,影响电池工作寿命。另外,检查蓄电池盖上的小孔是否通气。还可以观察电池顶端检视窗口,看到绿点,表示蓄电池工作情况良好;如果看不到绿点而显示为淡绿色,说明电解液相对密度降低,蓄电池充电不足,应及时充电;如果检视窗显示浅黄色或无色,说明蓄电池已无法正常工作,必须检修或更换。(三秦都市报)